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建设探讨

ID:20156234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建设探讨_第1页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建设探讨_第2页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建设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建设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建设探讨贾俊霞张忠雨张建平(重庆科创职业学院402160)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木文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以《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探讨。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电路分析与应用工学结合项目式教学一、社会背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

2、展历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为代表的国家一系列教育文件的颁布,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没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学结合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侣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二、指导思想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岀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积极

3、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2.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尚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3.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木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5.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三、具体实施1.课程设计。本着高职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了教学内容上整合和取舍,删除不必要的理论和推导,增加实用性和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课程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图1所示:2.教学方法设计。工学结

4、合课程的教学手段是以多媒体技术、多种学习情境、多种教学及学习方法等多种课程形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需求,以利于高等职业教育顺利进行。所以针对《电路分析与应用》这门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设计如下图2所示:3.教学资源。授课教师必须为“双师素质”教师,利用校内仿真实训车间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与学>J。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课外辅导及实训指导书。四、实施效果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由于有相当直观、立体感的项0摆在学生面前,老师在讲解理论时,又加以操作,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5、2.不但理论知识理解得较深,实践技能也大大提高。由于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所以不但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深透,实践技能也大大提高,冋吋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每个教学项S讲授完成以后,每位学生对该项0的总结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课程的教学效果显著。本课程的项0教学实施,受到学生的好评和欢迎,电子类专业班级对该项B课程的教学满意率达95%以上,学生的及格率达96%。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

6、6,11,16。[2】任爱珍“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高教研究,2010,(1),51〜52,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