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

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

ID:20170731

大小:810.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09

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_第1页
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_第2页
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_第3页
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_第4页
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诱发的喘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毒诱发的喘息婴幼儿喘息婴幼儿在病毒感染后出现反复喘息可能是:哮喘的第一次发作病毒感染后尚存在的免疫炎症和气道高反应在呼吸道疾病发生前可能就已存在的小气道狭窄以及肺功能低下ReijonenTetalArchPediaAdolescMed1996秋冬季喘息常见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肺炎肺炎,喘憋型。。。。。。病毒感染是儿童喘息症状加剧的常见原因调查显示,高达85%的儿童喘息症状的加剧是由病毒引起的,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URIs)哮喘的住院率之间存在季节相关性JohnstonSLet

2、al.BMJ1995;310:1225–1229;JohnstonSLetal.AmJRespirCritCareMed1996;154:654–660;PattemorePKetal.ClinExpAllergy1992;22:325–336.每类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比例A:<3岁的喘息儿童和对照组儿童12月-3月入选的儿童中60%为RSV阳性B:3-18岁的喘息儿童和对照组儿童PeterWetal.JAllergyClinImmunol;2004:114(2):239-247对照喘息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比例%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比例%RSV是儿

3、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阿根廷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从小于5岁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者获得的临床样本中,最常见的病毒就是RSV。0.7%6.5%6.8%7.8%78.2%RSV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CarballalGetal.JMedVirol2001;64:167-174RSV感染的流行情况在一项随访研究中,包括了125例由出生至12月龄的儿童和92例24至60月龄的儿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儿童在24个月之前都感染过RSV。GlezenWPetal.AmJDisChild1986;140:543-546100.0%97.1

4、%68.0%0204060801000-1213-2425-36年龄(月)儿童感染RSV的比例(%)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包括几个阶段I期II期III期长期病毒感染急性期持续性喘息喘息和哮喘天周月(未按比例)毛细支气管炎之后喘息仍可持续研究显示,在83例小于2岁的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中,继发喘息占很高的比例。KorppiMetal.AmJDisChild1993;146:628-631喘息儿童的比例(%)58%76%0204060801001-2(n=83)2-3(n=76)年龄(岁)RSV毛细支气管炎可能与哮喘的进展有关3%30%0

5、5101520253035RSV组 (n=47)对照组 (n=93)儿童在7.5岁时发生哮喘的比例(%)SigursNetal.AmJRespirCritCareMed2000;161:1501-1507对140例儿童的研究显示,婴儿期曾经感染过RSV的儿童在7.5岁时发生哮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喘息的机制血浆渗漏产生白三烯等炎症介质气道高反应感染病毒之上皮细胞神经激活粘液高分泌炎症细胞募集和活化上皮细胞脱落AdaptedfromGernJE,BusseWW.JAllergyClinImmunol2000;106:201-

6、212CysLTs与喘息症状有关哮喘进展的重要调控因子可能在毛细支气管炎中起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效应包括:有效促进支气管收缩募集嗜酸性粒细胞刺激粘液生成提高血管通透性降低气道高反应性BisgaardH.Pediatrics2001;107:381-390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CysLTs水平变化对73例儿童的研究显示,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白三烯C4水平比上呼吸道感染(URI)患儿高5倍以上。发病后0-7天的平均LTC4浓度(pg/0.1ml)VolovitzBetal.PediatrRes1988;24:504-507毛细支气管炎(n=43

7、)URI (n=21)p<0.02毛细支气管炎和病毒性喘息都有CysLTs释放对129例婴儿的研究显示,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和喘息患儿都可以观察到较高水平的CysLTs呼吸道分泌物中CysLTs的浓度(logpg/ml)50050急性URI(n=17)毛细支气管炎(n=35)喘息复发(n=10)p=0.009p=0.006vanSchaikSMetal.JAllergyClinImmunol1999;103:630-636LTE4增加病毒诱导的发作•经过3周的治疗,达到控制,LTE4值仍高于稳定期Ohetal.PAI2005;16:416Yas

8、udaetal.2005病毒感染对白三烯合成的影响?RSV毛细支气管炎成功治疗的目标成功的治疗必须包括充分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解决各种根本的致病因素(即,炎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