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

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

ID:20201462

大小: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_第1页
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_第2页
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_第3页
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刘大新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效果分析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北京两城区100050作者简介:孙静,性别:女,服务单位: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刘大新以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耳眩晕患者中抽取65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n=32)采取清肝止眩饮治疗,对照组(n=33)采取乘晕宁复合烟酸及维生素B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主要症状、伴发次要症状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

2、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刘大新以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关键词】清肝止眩饮;耳眩晕【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64-01耳眩晕,是一种内科疾病,由耳窍功能失衡所致,以突然晕眩、睁眼感觉天旋体转、闭眼感觉脑转身荡、耳聋耳鸣和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可为患者身心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烟酸、乘晕宁等常规丙药,但其疗效不尽如人意。伴随祖国医学在医学界地位的提升,耳

3、眩晕患者日益倾向于中医药治疗。木研宄为明确刘大新教授清肝止眩饮治疗耳眩晕的临床效果,对65例耳•眩晕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行清肝止眩饮、常规丙药方案治疗。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选木组研究的65例耳眩晕患者均为医院自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治疗,己经CT、X线片等检查和病史明确诊断为耳眩晕,并排除颈椎病、高血压、颅脑占位性病变等诱发的眩晕症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是32例和3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为25~62岁,平均年龄为(39.82±4.17)岁;病程是8个月

4、〜2年,平均病程是(1.04±0.25)年;发病次数:初发11例,复发者21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39.83±4.18)岁;病程是9个月〜2年,平均病程是(1.04±0.24)年;发病次数:初发13例,复发者20例;两组患者均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就年龄、性别、病程和发病次数等资料进行对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1.2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清肝止眩饮治疗,其基本药方如下:葛根30g,柴胡、栀子、夏

5、枯草、菊花、川芎、钩藤、白纸、草决明各10g;同吋,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予以辩证加减治疗:合并痰浊中阻者,眩晕吋伴随胸脘痞闷、咽喉痰多而黏、脉滑、舌苔白腻症状,则增加加砂仁、木香、香橼、佛手;合并脾虚气弱者,疲劳吋冇眩晕症状,食欲不振且大便溏稀,发病吋头晕无力,则增加加党参、茯苓;合并肾阴亏虚者,即存在头昏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症状,增加川牛膝、黄精、女贞子、旱莲草;合并血瘀者,伴随头痛、夜其、舌暗患者,增加丹参、桃仁、红花;以水煎服,取汁400ml,每日早晚各口服200ml,坚持治疗14ck对照组采取乘晕宁复合烟酸及

6、维生素B1治疗,即口服乘晕宁片(生产厂家: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mg*12s;生产批号:150628)1片/次、烟酸片(生产企业: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mg*100s;生产批号:150920)1片/次、维生素B1片(生产厂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10mg*100s;生产批号:150326)1片/次,上述药物均每日服用3次,坚持服药14d。1.3观察指标(1)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2)检测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变化。1.4疗效判定标准[2]①临床治

7、愈:患者晕眩、耳鸣耳聋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眼震,i听力基本能恢复到发病前状态;②好转:患者晕眩、耳鸣耳聋等临床症状奋所好转,iL听力明显提升;③无效:患者晕眩、耳鸣耳聋等临床症状和听力等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愈+好转)/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c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则通过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有统

8、计学差异。2.结果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奋效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3.讨论耳眩晕,属于非炎症性内耳疾病,包括西医学中的内耳疾病引发的眩晕病症,比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药物中毒性眩晕以及迷路炎等[3】,可导致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