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工农运动和战争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工农运动和战争

ID:20239117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工农运动和战争_第1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工农运动和战争_第2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工农运动和战争_第3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工农运动和战争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工农运动和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背景:1921年7月23日: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工人运动:1921年8月,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随后中国工人掀起了第一个运动高潮(起点: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要求增加工资,领导人:苏兆征,林伟民等,坚持56天;终点: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要求成立总工会;结果:北京政府调军警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牺牲;)农民运动:1921年9月,沈定一在浙江萧山县成立第一个农民协会;1922年6月,澎湃在广东海丰县从事农民运动,并在23年1月成立总农会,澎湃任会长;1923年3月,毛泽东在湘区区委动作时,注重开展农民运动,农会会员达10万余人

2、;背景:1925年1月: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起点:1925年5月14日,上海工人反日大罢工,到5月30日工人和学生的示威活动遭到租界巡捕的枪击,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捕去53人,这就是“五卅惨案”,此后运动迅速席卷全国。1925年6月19日,香港、广州两地工人举行省港大罢工,共产党苏兆征担任委员长,前后坚持16个月,是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背景:在国共合作和1926年5月以来北伐战争胜利推进:工人运动:1927年1月,由于英国水手在汉口和九江登陆时打死打伤中国人,武汉在刘少奇和李立三的领导下占领了汉口英租界,2月9日国民政府同英国签订协议,收回了

3、汉口和九江租界;1927年3月,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除租界外的全部市区。农民运动:1926年11月,中共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决定以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的农民运动为重点。1926年底-1927年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先后召开全国农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各级农民协会。背景:在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开始把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联系在一起: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遇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

4、带起义部队向敌人比较薄弱的山区转移,随后在江西永新县三湾镇进行部队改编:“三湾改编”-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入江西宁冈县茅坪,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军一度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但起义最终失败,张太雷和许多同志牺牲。背景:1931年9月,中国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由博古负总的责任,虽然继续推行“左”倾错误,但在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了宣言,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1932年1月,上海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

5、廷锴、蒋光鼐(nai)的领导下抵抗日军。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1933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东北各地崛起;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同盟军共产党有300人。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nai)等爱国人士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事变最后失败。1934年4月,由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登1779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号召中国人民武装驱逐日本。1934年6月,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又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背景

6、: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激化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这就是“一二。九运动”背景: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经过:1935年12月,中共中央(苏维埃)在瓦窑堡(陕北)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作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1936年5月,宋庆龄、沈钧儒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提出各党各派立即停止军事冲突,建立统一抗敌政权的主张。1936年5月,中共中

7、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1936年12月初,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宁地区红军,在“哭谏”无效后,采取了“兵谏”,要求改组国民政府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7月8日,共产党通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