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

ID:20240069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_第1页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_第2页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_第3页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_第4页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

2、第1内容显示中地方文献工作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指出,省馆应“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有关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全收集”。近年来,从全国范围看,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已成趋势。西北五省区馆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工作进展的幅度还很不平衡,有的馆至今仍未真正在思想上重视、在措施上健全起来,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1.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各自为政,很不统一,有的馆至今尚未制定地方文献采访条例,工作中的

3、盲目性、随意性、零散性相当严重,重本地出版物,轻外地出版物;重正式出版物,轻非正式出版物;重历史文献,轻当代文献的现象还相当普遍。2.地方文献的工作内容基本停留在以收集保存为中心,以阅览咨询为辅助。全面系统地加工整理仅仅是开头,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基本上没有起步。就宏观倾向而言,“重藏轻用”在地方文献工作中表现得还相当突出。3.就现行地方文献服务工作来看,诸如改善分析著录、揭示文献内容、深化咨询服务、扩大藏书宣传、加速书目工作、编印专题资料等等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面对现状,积极的选择就是:更新观念,加快步伐,在继续改进和加强地方文献收藏工作的

4、基础上,开展大区协作,进行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不失为一条较为可行、较易见效的现实途径。一、联合开发的可行性大西北,以它辽阔的土地、瑰丽的山川、丰饶的资源,以它勤劳的人民、古老的文明、崭新的风采,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上历来占有独特的位置。黄土高原、冰川戈壁、沙漠绿洲、河谷盆地……构成了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特征;石油煤炭、稀有金属、森林草原、牛羊棉谷……构成了西北地区特殊的资源物产;涛涛黄河,更像一条纽带,贯穿四个省区,培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历史上西北各省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是源远流长。人所共知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以西安为起点穿越了

5、整个西北大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则以甘肃嘉峪关为终点横跨陕甘宁三省区。在政区的演变方面,仅以元代以后而言,西北各省区也一直紧密关联,交叉错综。元代设陕西行省,辖有今陕西省及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和内蒙古河套南部一带;甘肃行省,辖今甘肃西部、宁夏北部、新疆东部、青海湟源以东及内蒙古西部地区。明代设陕西布政使司,除辖今陕、甘两省外,还辖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以南和青海省西宁市以东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以南广大地区。清代政府设新疆省,民国政府划甘肃省的宁夏道及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两旗为宁夏省,甘肃省西宁道及青海地区为青海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

6、边区的建立,又给这种联系增添了新的光彩。建国初期,五省区又曾同属西北军政委员会管辖。西北五省区之间各个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趋扩大和深入。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无数仁人志士、武将儒生为探索大西北、开发大西北、保卫大西北、歌颂大西北,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流传下来大量珍贵的文章著述和图表资料,或内容涉及数省,或文献散失于四面八方,而以流落西北各省区为最多。因此,首先,从历史、地理的因素来考察,开展西北地方文献的联合开发有着充足的依据和条件。其次,从社会、读者需要的因素来考察。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地方志、行业志、

7、党史、地名编纂工作的普遍展开以及其它地方性专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对地方文献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常常超越一省一区的范围。西北五省区之间地方文献的互相利用,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再次,从西北各省区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来看,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重视和努力,以省区馆为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方文献积累。特别是甘肃省图书馆,早在解放前刘国钧先生任馆长时,已开始重视地方文献工作。经过解放后几十年相继不辍的搜集、整理,特别是50年代设立西北地方文献专室之后,地方文献建设发展迅速,初具规模,为整个西北地方文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

8、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也堪称佼佼者。其它四省区馆,近年来也都程度不同地加强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正在向工作的正规化、专门化、系统化方向迈步。二、联合开发的内容与形式首先,进行各省区地方文献征集与藏书建设协调,是联合开发的前提。文献开发必须有一个较为完整、丰富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北每一省区都流散了为数不少的其它四省区地方文献资料。但因本馆地方文献征集范围、经费等方面的限制,除甘肃省馆外,各馆在开展征集工作时,一般对本省(区)文献趋之若骛,尽力搜集,而对其它省区文献或者十中取一,或者弃之不顾,造成征集工作上的量少、费力以及

9、不应有的文献“流失”。为此,各馆应以平等互惠为基础,在征集本省文献的同时为其它四省区馆代征代购所需文献资料。由于地方历史文献日渐稀少,搜集不易,应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点对象。同时,现当代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