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艺术简介

何家英艺术简介

ID:20279776

大小:2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9

何家英艺术简介_第1页
何家英艺术简介_第2页
何家英艺术简介_第3页
何家英艺术简介_第4页
何家英艺术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家英艺术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家英艺术简介1957年生于天津,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画院院长。荣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荣获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全国中表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的称号。2005年被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创作《舞之憩》、任天津画院院长。2007年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艺术贡献奖。2008年捐献作品《花雨》在保利拍卖落槌价128万元,全部捐献给

2、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修建希望小学、出席全国美代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人物简介    著名画家何家英:男,汉族。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著名国画家。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他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在两者的契合点上参悟因革,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他的创作高扬写实精神,注重生命体验。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人

3、物清丽莹洁。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自然大方。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先后到日本、韩国、印度、香港等地参加画展。[2]艺术履历  1957年3月生于天津。  1974年在天津市宁河县赵本公社大邓大队插队。  1977年考入天津艺术学院(现为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  何家英  1979年参加“天津第二届青年美展”,作品《海田归》获二等奖。  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参加中国美协创作班到葛洲坝及三峡体验生活,并创作了水墨画《春城无处不飞花》,获“天津第二届青年美展”一等奖、“第二

4、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  1981年加入美协天津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同年赴敦煌考察;创作工笔画《街道主任》,并参加“天津市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1982年参加天津美协创作研究班,深入太行山研究创作。1983年创作工笔画《山地》,并获“天津市第二届青年美展”一等奖。  1984年创作工笔画《十九秋》,与《山地》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十九秋》获1983-1984年度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同年参加第四届中国美协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  1985年创作水墨画《惊蛰》,并参加“北京国际青年年美展”,获鼓励奖;创作工笔画《米脂的婆姨》,并参加“

5、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作品联展”;参加印度举办的“世界绘画双年展”;参加中国美协在香港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展”;同年任美协天津分会常务理事;  《米脂的婆姨》获1985-1986年度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东方美术交流学会成立,任会员。  何家英[3]  1986年创作工笔画《清明》,并参加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与日本南画院交流展在北京和日本展出;创作工笔画《夏》,并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中画展”,随代表团出访香港。  1987年当代工笔画学会成立,任理事;参加“南北方中国画展”;任天津美术学院讲师。山东翰墨缘画廊推荐画家何家英国画艺术欣赏(5张)  1988年创

6、作工笔画《酸葡萄》,并获“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大奖;创作工笔画《女红》、《朦》,并参加“台湾当代大陆工笔画展”。  1989年创作水墨画《易水河畔》,并获中、日国画合同展金奖;创作工笔画《魂系马嵬》,并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和新人奖;《酸葡萄》获“天津市青年艺术精品展”优秀奖、1987-1988年度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  1991年创作工笔画《秋冥》,并获当代工笔画学会二届大展一等奖;任当代工笔学会常务理事;被聘为天津画院院外画家;应邀创作工笔画《中国四大美人》;特邀参加在日本东京的上野之森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的四季美展”,并随团出访日本;《中国四大美人》捐赠

7、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希望工程集资。  《舞之憩》1992年创作水墨画《丽日》,并参加“天津建党七十周年美展”,获二等奖,并参加“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任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3年《米脂的婆姨》、《十九秋》赴南韩参加中韩美术协会交流展;创作工笔画《落英》;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白庚延·霍春阳·陈冬至·何家英中国画邀请展”,并在天津美术学院做汇报展;八幅工笔作品参加“1993年度美术批评家提名展——水墨部分”;赴韩国仁川参加天津、仁川美术交流活动;《秋冥》参加“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获天津鲁迅文艺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