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

ID:20301226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1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_第1页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_第2页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_第3页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_第4页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摘要:从地理,文化,内容,实质,特点以及发生,发展过程和与社会的互动等方面对两种科学技术进行比较。一、地理方面。以古中国为代表的河流文明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了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不仅了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河流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故农业往往很发达。河流文明以农耕经

2、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也派生出了河流文明下的民族心理:即和平自守,重于防卫,稳定持重。这些心理特点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使处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科学技术有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并且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但它的缺点却又是不容置疑的。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河流文明注定了它的人民稳定但不思变革,防卫却不愿出击,和平却不具冒险精神。这也导致了中国在固步自封、科学技术没落的近代遭受了一系列的外来侵略。海洋文明中的海主要是指地中海,处于欧、亚、非大陆之间的陆间海。簇拥地中海的陆地,森林茂密,丘陵遍布,土地贫薄,不适和农作物的生长。但其地陆海交错、港湾纵横,海面大多是波平浪静,确为地中海人航行海上从事商

3、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处于地中海的古希腊便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便利的海洋运输又推进了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于是开拓海外市场、向外扩张便成为了海洋文明下的希腊人注定要做的事情。  海洋文明中的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十分发达。它活力强劲,具有发展和变化的前沿性和跳跃性,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壮大起来。海洋文明造就了西方近代的战略文化,它以“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作为生存的基本法则,这也使他的人民形成了侵略性强、用于作战的性格,对他们来说,世界属于强者。河流文明和海洋文明培养出的民族性格,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发展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模式。二、文化方面。说到古代文化,神话故

4、事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大神们都是崇高和圣洁的,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具有崇高的道德,他们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在个人的私生活方面非常检点。这恰恰与古希腊的大神们相反。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阿喀琉斯只是因为一个女人,导致了希腊人在特洛伊的惨败,这种结果是中国人无法理解和原谅的,也是中国神话中的尚德精神所不允许的。可见,中国的文化是有着道德的强力限制,而希腊的文化更加的自由。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对科学技术自由发展的影响,使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比于希腊更加狭窄。换言之,文化

5、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种文明科学技术发展道路的宽和窄。三、古中国和古希腊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最发达的。大部分时间的封建大一统局面,从客观上保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在秦汉至宋元时期创造了远远高于西方的科学文化,成为了这一时期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中信。正如李约瑟所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成就,构成这一独特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和水利工程三大技术,以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

6、针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和历法。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连续性、资料保存的完整性是世界绝无仅有的。《汉书·五行志》上的太阳黑子记录,早于欧洲800多年。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出自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时期的甘德和石申两人之手,他们各自记录了数百颗恒星的方位。而西方17世纪望远镜发明之前没有一幅星图载星超过1100颗。精密的仪器是精确观测天象的基础,我国古代天文仪器也达到了很高水平。如东汉张衡发明的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文仪,宋朝苏颂建造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计时和表演功能于一身。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其设计和制造水平在世界上领先了300多年。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制

7、定较好的历法,我国天文历法之多为世界第一。商代时即有置闰的方法。南宋时的"统天历"回归年长365.2425日,比欧洲人达到此精确度早了近400年。而中国古代关于宇窗结构的理论,在公元1~2世纪时先后出现了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三派,但可惜的是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宇宙模型。2.数学古代中国的数学发展源远流长,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概念和体系。宋元两代是我国数学发展的高峰,之后逐渐衰落。公元前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