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

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

ID:20317896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上传者:U-4550
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_第1页
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_第2页
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_第3页
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_第4页
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附理论认识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依附理论的认识与运用前言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经「人类行为研究」课程时提出,引起我们学习与探究的动机。在过去,这样的现象其实常常出现,在许多婴幼儿身上都看得到,但视之为当然,而未深入观察,如今,才想起许多人哺育幼儿经验中,会谈起:父母因工作忙碌将婴儿托育时,应该适时的把孩子带回身边照顾,以免幼时因父母不在身边,长大后形成人格发展不够健全,其说法其实是有理论依据的。        依据此一论点,翻阅许多婴幼儿发展或儿童心理学书籍,发觉此立论在五0年代前后即已提出,然而当时系统文献并不多,初期国内的翻译名词有「爱慕情感」(蔡陈碧霞译,民84),近几年,心理学书籍从人格的形成,及社会化的层面,有较广泛的探讨。依附的意义及重要性一、何谓依附?广义的说:依附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动物)所形成的情感联系的关系。但是当Bowlby在1985年提出其自1918年起陆续研究一群幼童离开母亲之后的人格发展所受的影响之后,融合其他系统的理论,而将Attachment定位在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互动的情感的情感连系,当母子的依附关系成立,孩子从母亲对他的关爱、互动上,得到安全与满足。如果母亲离开的时间较长,则引发孩子的焦虑。若母亲经常不能满足孩子依附的需求,便容易产生不安全与不信赖的感觉。二、依附行为是指婴儿对母亲(或哺育者)所表现出的哭、叫跟随、拥抱等的行为,因为婴儿在六、七个月时,尚未具行走的能力,因此当寻求依附对象时,便以上述行为吸引或要求亲近、接触。此时母亲及时给予抚慰、陪伴,便可使其情绪稳定,因此,「依附」易被人误为「依赖」。实质上,两者属不同的概念,依附往往针对特定人(母亲),但依赖并无特定的人,且一赖只是为了满足需要,其关系是短暂的,并从社会学习而来,如所寻求依赖的方式有效,则下次仍会使用。但依附则否,它是从内在发出,一种持久的、被关爱的需求,不以短暂的目标为满足。三、依附的重要性    许多实证的研究发现:与母亲具有安全依附的关系,其认知发展、社会能力、人际关系及自我认知都较良好,早期的依附更可具下列行为(金继春译,民77)1.分辨自己与他人2.环境的探索3.良心的发展4.认知潜能的达成5.知觉技能的发展6.逻辑思考的发展7.应付压力与挫折8.自我信赖9.恐惧及焦虑的减轻10.嫉妒和竞争的分散11.自主性的发展12.自信的获得13.自我接受的发展14.日后社会及情感关系的发展     因此,早期与母亲建立良好的依附关系,是建全人格发展的基础,进而扩及其未来各种能力之发展,实在值得重视。依附理论的发展一、从生物学「铭印现象」谈起    「铭印现象」是从动物行为学家Lorenz(1935)所提出,它曾将鹅卵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出生之后所见的第一个活动物体是鹅妈妈,因此,便产生追随、亲和的现象,另一组出生之后见到的是Lorenz本人,此种追随、亲和的现象亦产生在Lorenz 本人身上,故将此种现象称为「铭印现象」,并且发觉生物因「铭印现象」而对该物体产生依附的行为。二、从古典制约理论看依附行为 此一观点认为依附和亲和(affilliation)的行为是学习而来的,其基 於人类的生物基本需求或  力得到满足所致(丁兴祥、李美枝、陈皎眉,民78)。当婴儿发出口渴、饥饿、需要温暖的讯息时,母亲可以让其满足,而每次婴儿获得满足后,便将此与母亲连结,久之,经过此一过程,母亲就成为婴儿亲和及依附的对象。这种经由古典制约而学习的行为,是不自主,而且很难消除的,且此一经验,可能影响未来与其他人的亲和行为。   三、心理学上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Harlow(1958)认为婴儿与母亲的依附关系并不是由於母亲满足其吃、喝、保暖的需求,而认为它是出自心理、情感的反应,并非学习而来,并以著名的弥猴实验来验证其理论。他将出生不久的幼猴放在有两只假母猴的实验情境,一只是用铁司编成,但有奶嘴,幼猴可以得到奶水;另一只假母猴则是柔软的绒布做成,但没有奶嘴,吃不到奶水。观察的结果是:幼猴除了吃奶的时间外,大部份停留在柔软的假母猴身边,当其受到恐怖或惊吓的情境时,一定会躲到柔软的布母猴身边,而非寻求铁丝做的有奶水的母猴。此一实验获致的结论是:小幼猴会与母亲连结依附,并非学习的结果,而是其具有喜欢接触柔软、温暖的快感而产生的。此一研究过后,引起其他人的探讨—此一理论可印证於人类身上吗?Passman及Weisberg(1975)针对婴儿与柔软毛毯和母亲的实验,得到类似的结论,而支持Harlow的说法。四、人格发展的过程与依附的关系 心理学家阿个帕特( Allport,G.W)认为人格是一个人身心系统构成的特有的适应环境之动力组织,其包含体型、体质、身体结构及心智、才能、习惯、动作等,以及动机、情感、抱负、信念、态度等,集合而成即是「人格特质」,也就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方式,但是此一组织的核心是「自我概念」,能影响人格特质的表现方式,也是个人思想与情感所形成的对自己的觉察和想法。自我概念是组成人格模式的核心,也是个人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最早的或最基本的自我概念是在家庭中形成的,次级的自我概念则是在家庭以外的其它社会环境中形成,基本的自我概念往往会影响对形成次及自我概念的情境之选择,所以家庭环境对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极为重要,任何父母对带儿童的言谈,都有可能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发生作用。在年幼时期,大多数都可以受到父母或其它亲人亲切的对待,及赞许的态度,所以都能发展出积极的自我概念。 关於个人人格特质之发展,Erikson E.H.用长时间的观察所获致的结论,发表一本专书「儿童时代与社会」( Childhood and Society),把人格特质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发展分为八期,第一期相当於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信任对不信任期(trust V.S. mistrust),此一时期婴儿若能获得各种需要的满足,能受到成人持续的关爱和照顾,必然觉得这个世界安全可靠,而发展出信任感。反之则发展出另一极端的不信任感。此时期所发展的特质会持续到以后各个时期,但Erikson也指出:这种持续性不是绝对的,在以后的时期中,如遇到相反的人或情境,也会发展出相对的特质。(引自国立编译馆,民70)Bartmeier, L.亦称:在婴儿时期所获致的情绪上的伤害,比以后任何时期的伤害,对未来人格发展有更不良的影响。Freud, S.很早就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对未来人格发展的影响,他发现许多有病态人格的成人,都具有儿童时期极不愉快的经验。其他许多研究也指出:婴儿时期缺乏母亲持续的照料,或缺乏关爱情绪的感受,都能在未来人格发展构成缺陷。所以婴儿时期不能缺乏父母固定的或持续的适当照料,母亲除了要用适当的餵食方法外,经常要提供婴儿的感官刺激,以及诱发他社会行为的刺激,如对他说话、逗笑、抚摸、拥抱等,如果这些关系被剥夺,也就是未能建立良好的依附关系,必会形成对儿童人格的不良影响。五、从社会化历程看依附关系    社会化历程即社会与个人相互影响与学习的过程,个人由此获得社会上各种知识、技能、行为模式、价值观和行为能力,从而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克尽社会一份子的职责(陈奎熹,民65)。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首先要有依附与爱的关系,换言之,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之基础在於生命早期孩子与母亲或其它照顾者所形成的紧密情绪关系。依附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出生的第一年,尤其是六至九个月之间对特定一人的依附最为明显,孩子此时感觉、动作是否成熟,及和父母或其他照顾者是否有紧密的交互活动决定依附关系是否形成。Kagan and Klein(1973)指出:若减少这种紧密的依附关系,将使孩子体力、智力,和社会发展减慢。相反的,与所爱的成人形成依附关系乃是孩子进入健康的身体发展和正常社会化的第一步。由对主要照顾者的依附延伸到家庭其他成员,并学习他们的思考与行为方式,这些早期的依附关系,可以发展出适应社会化环境中他人的需求(引自吴静吉等,民75)(钟思嘉、陈彰仪、陈皎眉、颜乃欣等,民86)。六、Bowlby之依附理论当1958年Bowlby基於一群幼童失离母亲而产生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的研究,提出依附的组织观点,认为依附行为系统是一个人可能存在的心理组织。在这个系统中,幼儿会调整行为以维持与依附对象的亲近或接触,依附的目标就是让他感到安全的程度,因此当依附者感到害怕、疲倦或生病时,依附行为便相当明显,而当依附对象给予依附者安慰、保护或帮助时,依附行为便会减缓。因此当幼儿主观的想法裏觉得环境是安全的,依附对啸就在附近,或相信依附对象随时能提供所需,幼儿便会放心地到外界探索,而将依附对象视为安全堡垒。这种依附行为系统的运作,虽在幼年时期最为明显,实质上则是一生中任何年龄都在运作著。随著年龄的发展,保持与依附对象亲近的方法逐渐改变,甚至在无压力的环境下,不再接近依附对象。故此系统可谓具有统合、适应的功能。幼儿与依附对象及环境不断互动后,渐渐地对整个环境依附对象及自我形成一种内在的运作模式,其在潜意识中不断运作,对幼儿在情境中的行为影响很大。当幼儿对依附对象所形成的内在运作模式是「依附对象对他是接受且有反应的」,幼儿可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对外在环境的安全感,及对依附对象的信赖感,进而带著这种安全感与自信心,与母亲以外的其他人互动。Bowlby的理论二大假设为:(一)个人依附品质之差异,源之於早期照顾品质的不同,特别是在照顾者心理上的可获得性。(二)依附关系的品质是自我感知的基础,特别市对一个人如何处理其与他人间亲密关系之方式影响更大。(引自黄凯伦,民80)依附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一、依附理论在中国大陆的验证1. 大家熟知国外有「狼孩」—野兽抚育的小孩,及许多早期缺乏环境刺激的研究,证明早期环境剥夺对儿童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吴凤岗,民85]。在中国大陆山东省亦有关於「猪孩」王显凤的研究。他於八岁前常与猪一块生活,久之与猪习性相近,被发现时智力才不足三岁。经过四年的抚育和教育,智力行为语言均有较大的发展,但较高层次的学习很难突破。其结果证明早期环境剥夺和刺激减少,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比行为技术更大。2.山东,河北的惠民衡水一带,常把出生不久的孩子,放入一个装有细沙的布袋里餵养。平时孩子就躺卧在布袋,每天除了餵奶换沙以外,既不抱他,也不理他,也不允许别人逗弄他。3.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变得十分安静,不哭不闹。这样的方式长达一两年,最后脱去布袋,稍加训练,便可学会走路。这种养育方式省时省力,但对孩子身心发展十分不利。由於其处於单调贫乏的环境中,缺乏外在刺激与成人的照顾,研究发觉:沙袋养育儿的智力,明显低於一般非沙袋养育儿,智商约低20。4.由以上两个例子证明,早期失教儿对往后的发展有甚大的影响,尤其沙袋养育儿明显的不具有与母亲的依附关系,智力发展低於水准甚多。虽然未见到其成长发展及社会适应的后续研究报告,但显而易见的是:无依附关系的儿童,必然无法如一般儿童的人格正常发展。二、现代社会中托婴现象        由於社会结构改变,双新家庭日多,许多年轻父母为了忙於事业,许多将新生婴儿托付予保母,或育婴中心,有些日托晚上带回照顾,有些全托,只在假日或空时才来探望。这些婴儿长大回到父母身边时,常在人格发展上有些不良适应,此正为依附理论之实证。在了解依附关系对婴儿发展的重要后,父母对於幼儿的养育及照顾更应加注意,应尽量挪出时间与孩子亲近,抚慰以使孩子获得安全与信赖,才能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三、在学校中应有的努力1.加强学生家长的亲职教育利用对家长的亲职教育,阐述依附理论的内容及其对孩子早年成长的影响,提醒正在哺育幼儿的母亲更家重视与孩子的相处,使孩子感受母亲的爱,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2.教师应发挥「教育爱」以弥补缺少安全依附的不足研究显示:有些失亲儿童,在幼时无法发展依附关系,而形成人格上的偏差,当其进入学校受教育时,老师尤应体谅此类儿童的境遇,而用更多的爱心来弥补他的缺憾,协助人格健全的发展。3.在班级中延伸「依附」的情境尤其是初离开父母开始上学的孩子,初期必然对环境产生不安全感,老师宜布置温暖、快乐的情境,常助儿童适应,并且比父母的角色来关照学生,必能培想儿童积极、勇敢、快乐、自信的性格,而健康成长结语    依附理论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具有很多启发,对於为人父母与为人教师者,尤应深切体认,并且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通切运用,以引导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参考书目1.丁兴祥、李美枝、陈皎眉(民78):社会心理学。台北市:国立空中大学。2.吴凤岗(民85):部分环境剥夺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载於朱智贤(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3.吴静吉等(民75):心理学。台北市:国立空中大学。4.金继春(民77)译:婴儿期的心理社会发展。载於王韦等(编):人类发展学。台北市:华杏出版公司。5.国立编译馆(民70):儿童发展—儿童发展与辅导。台北市:正中书局。 6.陈奎熹(民65):学校组织之社会学分析。载於师大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八辑,185—219页。7.黄凯伦(民80):幼儿与母亲依附关系及其社会行为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家政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8.蔡陈碧霞(民84)译:幼儿发展心理学。高雄市: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9.钟思嘉、陈皎眉、陈彰仪、颜乃欣(民86):心理学。台北市:国立空中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