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专栏特点

报纸专栏特点

ID:20355825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报纸专栏特点_第1页
报纸专栏特点_第2页
报纸专栏特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报纸专栏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栏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现在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这里仅探讨报纸的专栏评论。上世纪∀%年代末,由邹韬奋主编的上海《生活》周刊开设的“小言论”专栏,曾在当时的青年中,有过极为广泛的影响。喻中国成立以后,专栏评论在党报上虽不多,但在一些非机关报或城市晚报上却很受重视如上海的《新民晚报》的“未晚谈”、《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等,曾轰动一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主,人们的思想禁锢开始解除,专栏评论真正引起了媒体特别是党报的重视,全国新闻界掀起了一次兴办大小言论专

2、栏的热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天津日报》的“津门小议”、《文汇报》的“虚实谈”、《解放日报》的“新世语”以及《羊城晚报》的“街巷议”、《新华日报》的“细流集”等,使专栏评论在全国报刊普遍开花,其中以群众直接参与的群言型评论专栏为多。这些评论立论广泛,贴近实际,敢于面对焦点、热点和疑点,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本文试就专栏评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一、内容形式日趋多样评论开始兴起之时,就内容而言,多半系综合性专栏,如前述《人民日报》“今日谈”、《文汇报》“虚实谈”、《羊城晚报》“街谈巷议”皆如此。#&4)年元旦《经济日报》的创刊,促使经济类评论兴起。该报创办一个

3、多月后,就开设了#%个言论专栏。之后,各类专栏评论纷纷出场,并向多样化发展。除了新闻评论外,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化体育评论、法制评论、科技评论日渐兴旺。表现形式也日趋多种性,如随感、漫笔、絮谈、杂谈、点评等等,使专栏言论充满生机。这是近一个时期专栏评论的明显特征。事实上,专栏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财经、体育、时政、科技、法制、商贸、影视等等。可以说,有什么样读者关注的专业领域,就有什么样的专栏评论。例如,经济类有《中华工商时报》的“水皮杂谈”吕平波、《经济日报》的“财富随想”和“二明视线”徐二明!体育类的有《中国体育报》的“体坛时评”、“燕

4、子点评”王渝燕以及《北京青年报》的“中场休息”!教育类的有《教育信息报》的“教育时评”、《中国教育报》的“长短录”!文化类的有《南方都市报》的“大话明星”王小山、《中国文化报》的“文化论衡”、“文化时评”等等。在众多专栏评论中,有一种现象引人关注,即以个人名义开设的专栏。例如前面说到的“水皮杂谈”、“二明视线”、“燕子点评”、“大话明星”等,以及同时在几张报纸上开设个人专栏的著名专栏作家沈宏非、在杂志上开设个人评论专栏的童牧野……。他们的个人专栏,以其独特的视角,多样的写作风格,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个人评论专栏并非现在才有,如早先邓拓的“燕山夜话”、林放的“未晚谈”、

5、储瑞耕主笔的“杨柳青”以及后来《经济日报》阎卡林主笔的“每周经济观察”、《人民日报》的“敬宜笔记”等,都是个人专栏,并且都在一段时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以个人名义开设的评论专栏,在可读性上,超出了群言型的专栏评论。从读者阅读兴趣和关注度看,个人专栏评论的影响力要比群言型专栏评论略胜一筹。二、立论风格注,三性∀、真实性。专栏评论日益注重用事实说话的手段、用客观公正的表现方式来发表意见,阐明观点,避免不加解释地直接发表结论,以获得更多不同利益群体的认同。在说理方式上,向平易与生动的心方式转化,更注重文风的口语化。并且成熟的专栏评论,已经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上追求完美结

6、合。由此产生的效果是,一言论的可读性增强了。在写作上,除了要求真实性与新闻性以外,新闻评论注重缘事而发议论,强化了导向性。这些含有新闻要素的新闻事实,包括直接出现在文内的作为由头或论据的新闻事实,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议论,开掘了事实内涵,提升了人们的认识,使政论性与新闻性交融起来。不仅增强了导向性,而且对新闻有二开发作用。#、群众性。由于读者的广泛参与,突出了专栏评论的群众性。在新闻评论的各种体裁中,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等主体评论,都是代表编辑部发言,直接体现编辑部的观点和态度,而专栏评论则不同,它都是署名的、以个人名义发表的评论,并不直接代表编辑部发言,属

7、于群众型评论,因此文体相对自由活泼一些,体裁的多样性也得到拓展。而且还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明辨是非,畅所欲言。因此,专栏评论日益体现出其独特优势,能满足受众多方面的求。∃、贴近性。综观现在的专栏评论,已不再居高临下,不再颐指气使。由于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此,也就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具有针对性。在行文风格上,专栏评论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将“我”通常是笔者置身于评论当中,以个人的身份发表见解,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平等交谈与沟通,避免了生硬。但专栏评论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因为是缘事而发,因此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