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及地质构造

地貌及地质构造

ID:20407261

大小:11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3

地貌及地质构造_第1页
地貌及地质构造_第2页
地貌及地质构造_第3页
地貌及地质构造_第4页
地貌及地质构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貌及地质构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貌与地质构造第一节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中国地貌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的地貌单元常构成中国自然地域的分界线。地形对水热状况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影响到自然景观在水平地域上的差异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在自然区划低级单元划分,常成为主导因素。分析起来,中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燕山运动以来,中国地貌发育的趋势是西部隆起,东部沉降。特别是新生代喜山运动第二幕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藏北高原为核心的大山原,使中国位于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的东斜面

2、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并通过宽广的大陆架,把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大洋盆地连接起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教授曾指出:中国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分成了几个巨大的台阶。中国自西向东倾斜的地形面,由东、西两列山岭所分隔,形成三级阶梯,并具有明显的地势优越性(见表1~1)。表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表阶梯海拔主要地貌类型主要地貌区地势优越性第一级4000米以上高原、高大山脉、宽谷青藏高原(包括柴达木盆地)①东面是太平洋,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降水较多,对气候、农业有利。②许多大河发源于西部高原,滚滚东流,沟通东西航运。③在

3、阶梯交接处,落差大,大河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第二级1000米~2000米高原、山地和大型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大多500米以下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江南丘陵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东,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和岛屿带,水深大多在11200米以内。这里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海洋鱼类种类繁多,是中国主要的海洋水产和海洋矿藏资源集中分布地区。

4、二、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中国地貌具有形态各异、成因不同、类型齐全的特点。形态地貌类型,全国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其面积构成如表1~2。表1~2中国形态地貌类型面积比例表形态地貌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3326191210上述五种地貌类型,是按地表起伏的形态分类的。如果侧重于外营因力的成因方面,那么就有:由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流水地貌;由于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冰川地貌;由于风对地面的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风成地貌;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

5、地貌,以及湿热条件下形成的红层地貌等。这些地貌(成因)类型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见表1~3)。表1~3中国地貌主要成因类型面积分布表成因地貌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主要分布地区风沙地貌沙漠戈壁面积130(其中戈壁56)北方和西北地区雅丹地貌柴达木盆地和新疆东部(罗布泊)黄土地貌27.6黄土高原冰川地貌现代冰川面积5.71西部高山地区冻土地貌多年冻土面积为21522.3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以及西北高山地区岩溶地貌碳酸盐类岩石面积13013西南地区红层地貌秦岭大别山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广大地区海岸地貌东部边海的海岸带和岛

6、屿地区流水地貌主要为河流地貌火山地貌台湾、东北、华北北部等地三、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根据约略的统计,全国的山区(包括各级山地,多山的高原和丘陵)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左右。我国的高原、盆地、甚至平原等地11貌类型中,有的为山脉所环抱,有的为山丘所穿插。例如:青藏高原基本上是由雄伟高峻的大山脉所组成的大山原;四川盆地是一个丘陵性的盆地;云贵高原则更是峰峦重叠,万水千山的山地性高原。中国众多的山地,若以兰州——昆明划线,此线以西,绝大部分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此

7、线以东多为海拔500~2000米之间的中山和低山。台湾山脉,高峻挺拔,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达62座,玉山山脉主峰海拔高度达3950米,成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中国领土面积按海拔高度分配比例如表1~4。表1~4中国领土面积按海拔高度分配表海拔高度(米)<500500~1,0001,000~2,0002,000~5,000>5,000占全国总面积(%)1619281819由表1~4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差大的特点。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地势的最高点,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与我国的最低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钟

8、哈萨低地(在艾丁湖以东25.6千米处,海拔为—293米)相比,相对高差达9,000多米;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与东部平原相比,相对高差达数千米;我国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地区,相对高差也达数百米。地势高差大的特点,对于一个多山的国家来说,在利用上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四、山脉定向排列,地形分布呈网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