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

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

ID:20431242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_第1页
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_第2页
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_第3页
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_第4页
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情声字腔相映生辉的综合演唱艺术。民族声乐新唱法自上世纪20年代兴起,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唱法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民族声乐历经100年的演变与锤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大观园中一朵奇葩。  1.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在近现代演变与发展的历程  1.1“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1.1.1在吸收和借鉴中兴起。“五四”运动后,西方美声唱法及西方教会音乐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音乐和歌唱形式产生重大影响,使我

2、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逐渐兴起。郎毓秀、周小燕等一批歌唱家,通过独唱音乐会,将新创作的歌曲纳入教学实践,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黄自、赵元任等一批留学回国的音乐志士,不满足于填词的学堂乐歌或单旋律的歌曲创作,开始运用和声及作曲技法,使民族唱法在声音圆润通畅、声区统一、共鸣腔体打开、音域扩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涌现出了《大江东去》等一批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  1.1.2在继承和创新中成长。二十世纪40年代,黄自、青主为代表的歌曲作品,充分发挥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写作技巧,初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并代表着民族气质

3、、民族个性、代表广大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的歌唱艺术。延安鲁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富有民族风格的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使民族声乐更贴近民众,受人民喜爱。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催生了新的民族演唱表演方法;以郭兰英为代表,把传统戏曲与民歌唱法灵活地融汇于歌曲演唱之中非常成功。  1.2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大发展。  1.2.1在挖掘和改造中繁荣。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歌曲创作在如何植根于民族民间音调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集和改编了大量优秀的民间歌曲,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要求,为它们配上富有艺术表现力和特殊效果的钢琴伴奏,使旋律与和声、歌声与钢琴伴奏融为一体,不

4、仅提高了这些民歌的艺术品味和感染力,而且还赋予了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和艺术价值。根据民族音调创作的《牧马之歌》等作品,是我国民族风格歌曲中的佳作。当时,王昆、王玉珍等歌唱家们的演唱,虽然借鉴和运用了西洋美声唱法,但始终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1.2.2在交流与融合中成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声乐教育者们对欧洲美声学派的技术要求、演唱风格、美学原则及教学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对演唱作品体裁的创新、演唱技巧、声乐技能训练的要求和效果等,有了新的理解和启示,打开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新思路,使民族声乐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80年代开始,歌曲创作出现了以

5、《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代表的两种风格的创作歌曲,形成了采用欧洲艺术歌曲创作手法与和声技术为  2.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风格特色  一个民族的演唱风格,与该民族的语音特点、语言习惯、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审美理念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表现民族情感的语言,不同的语言特点决定了不同民族的演唱风格。当代中国,民族声乐唱法成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并代表着民族气质、民族个性、代表广大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的歌唱艺术,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2.1声乐方面的特点。  2.1.1音色自然甜美而富有表现

6、力。我国民族声乐注重对作品意境的描绘和表现。民族唱法追求音色的甜、脆、圆、亮,要求声音自然、结实、明亮,讲究吐字清晰,行腔圆润,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审美情趣。我国近现代众多民族歌唱家,如郭兰英、宋祖英、胡松华、蒋大为等,无不具有这一特色。“京韵大鼓”、“东北二人转”等在润腔、歌唱技法、发音部位及咬字吐字等运用上,为民族声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现代声乐创作中借助这些经验,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金铁霖教授指出,民族声乐唱法要注重“声”,就是指要有科学的演唱方法。  2.1.2演唱个性的多元化。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都形成了特有的演唱风格。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上,南方青

7、山绿水,演唱表现出清秀、柔美的特点;北方四季分明,则表现出高远、粗旷的特点。在民族语言的影响上,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在演唱中推广普通话外,其它少数民族如回、藏、蒙、维、壮等民间演唱团体都采用本民族的语言演唱,形成了“原生态”这种新型的民族声乐种类。上世纪末,“原生态”这种新型的民族唱法在国内悄然兴起,2006年春节联欢会上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更使原生态唱法走进了千家万户。  2.1.3歌唱语言的艺术性。我国民族声乐特别强调歌唱语言的艺术性——“字正腔圆”[8]。金铁霖教授指出,民族声乐唱法要十分注意发声与咬字的协调,要求在字准、字正的基础上,塑造动人

8、的声腔,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