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ID:20435867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_第1页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_第2页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_第3页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1、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敏感细菌。2、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结合,随宿主DNA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a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状态1)游离具感染性的virion;2)前噬菌体(prophage):附着或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一道复制;3)营养期噬菌体:指导合成。3、溶源性细菌特性1)遗传性2)自发裂解3)诱发裂解:双氧水、

2、UV、X、等。4)免疫性5)复愈(消失溶源性)6)溶源转变溶源性菌株命名四、噬菌体分离检查与防治(一)分离检查(效价测定)怎样证实有噬菌体存在:宿主特异性;噬菌斑、液体培养变清等。1、双层平板法2、单层平板法3、玻片快速法效价(titre),噬菌斑形成单位(pfu)(二)防治措施1、消灭phage,杜绝其依赖生存条件。2、选育和使用抗phage菌株。3、菌种轮换使用。4、药物防治:加入某些金属螯合剂、表面活性剂。五、亚病毒1、类病毒viroid:没有衣壳包裹的RNA分子。2、拟病毒virusoids(类类病毒):一类包括在植物病毒粒子中的类病毒,RNA。3

3、、朊病毒prion,virino: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性蛋白。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1年首先在USA发现,1983年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分离出一种virus证实为AIDS的病原,1986年g、Ca、Fe、Zn、Mn等。2、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类脂,维生素等二、主要营养物及其功能主要功能:提供合成原生质和代谢产物原料;产生合成反应及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调节新陈代谢。(一)碳源物质定义: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功能:碳源、能源微生物碳源谱:(二)氮源物质定义: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氮元素的

4、营养源。功能:氮源,一般不作能源。微生物氮源谱:氨基酸自养型和异养型生物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生理碱性、酸性、中性盐(三)能源化学能: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光能(四)生长因子定义: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从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所需极微量的有机物。种类:维生素、AA、base、FA等。作用:辅酶或酶活化:酵母膏、玉米浆、麦芽汁等,复合维生素。浓度:(五)无机盐所需浓度在10-3-10-4M的元素为大量元素所需浓度在10-6-10-8M为微量元素。主要功能:构成菌体成分;酶活性基组成或维持酶活性;调节渗透压、pH、Eh;化能自

5、养微生物能源等。无机元素与功能:一些无机元素加入盐:(六)水存在状态:游离态(溶媒)和结合态(结构组成)生理作用:组成成分;反应介质;物质运输媒体;热的良导体。2节:微生物营养类型依碳源不同:异养型heterotrophs(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碳源。自养型autotrophs(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碳源。依能源不同:光能营养型phototrophs(光反应产能)化能营养型chemotrophs(物质氧化产能)这样可将微生物分成四种营养类型(插入)其中,化能异养型又据利用有机物特性,分成腐生和寄生。营养类型划分不是绝对的,不同生活条件下,可相互转变。3节

6、:营养物吸收与代谢物分泌营养物吸收至胞内被利用,代谢物分泌到胞外以免积累,这就是物质运输过程。通透性与吸收是不同概念。一般大分子:先水解为小分子,再吸收。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离子化合物:弱快强慢(极性)一、营养物吸收1、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依靠胞内外溶液浓度差,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代谢能,无特异性。水、二氧化碳、氧气、甘油、乙醇等。2、促进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不耗能,有特异性。载体蛋白(渗透酶)有底物特异性,是诱导产生的。硫酸根、磷酸根、糖(真核)3、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

7、t吸收营养物的主要机制。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需载体蛋白,有特异性。氨基酸、乳糖等糖类、钠、钙等无机离子。亲和力改变←蛋白构象改变→耗能上述3种方式中,被运输的溶质分子都不发生改变。4、基团转位grouptranslocation属主动运输,但溶质分子发生化学修饰-定向磷酸化。主要依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和磷酸转移酶系统(PTS)。PEP+HPr<=>丙酮酸+P-HPr(EI)糖+P-HPr<=>糖-P+HPr(EII)膜对大多数磷酸化合物具有高度的不渗透性。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嘌呤、核苷、脂肪酸等。二、代谢物分泌微生物能分

8、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糖类、胞外酶、荚膜多糖等,由此可知,分泌与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