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

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

ID:2043629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_第1页
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_第2页
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_第3页
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_第4页
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绿地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研究:绿地规划的合理性与自然生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应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生态效益。  关键词:绿地,生态,保护  Abstract:therationalityofthegreenspacesystemplanningandnaturalecologicalthereiscloserelationshipbetentandatthesametimeshouldstrengthentheecologicalprotection,improvetheecologicalbenefits.  K

2、eywords:greenspace,ecological,protection      :S891+.5:A:    生态的价值不是可以简单计算出来的,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人类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绿地建设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补充内容。绿地在自然生态保护中应着重以下几点:  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土地。我国政府把保护环境、绿化祖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部制定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2010年达到30%;2010年达到35%

3、,要求全国城市编制和修订绿地系统规划,说明我国政府对城市中绿地指标的重视。这一指标的根据是国内外大量研究材料证明的,不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其生态平衡具有临界幅度的意义,即达到或超过这一幅度,生态环境有望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如果达不到或下降,生态环境必然趋于恶化。就当前来说,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在常规状态之列,为要使生态尽可能趋于平衡,其绿化覆盖率只有大大高于这一临界幅度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用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用地

4、十分紧张,这一方式在当前说来显然是很有限的,不能满足实现生态平衡所要求的绿地面积,也正因为如此,在有限绿地面积上挖潜增效,改变生态效益增长方式就成为当前城市绿化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建成区内绝对没有可能增加绿地面积,目前就有些大中城市放眼长远,在市中心区搬迁了建筑,建设和扩建了绿色广场。而不少城市绿化规划者所一再提倡的对屋顶进行绿化的手段更不失为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之举。  现在,城市中永久性高大建筑越来越多。从高处看下去屋顶遮盖了城市。屋顶面积占据城市建成区面积至少在1/3以上,这些屋顶质地构成对城市生态的

5、恶化起着很大作用,尤其夏季高温天气屋顶大量吸收和释放太阳辐射,增加了室内外的温度。有些国家把屋顶绿化也纳人城市现代化的内容,无疑也是从生态环境方面考虑。各地只需结合各自城市情况进一步研究政策和进行试点推广。屋顶绿化不仅见效快、成本低,绿化效果好,当然更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改善城市生态效益明显,它不仅减少了恶化环境的面积,而且增加了同样面积的绿色植物。  科学合理地规划绿地位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1〕城市绿地的存在与大小,虽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如前述第一位的作用

6、,但绿地在城市中的规划位置对其作用的发挥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如济南是一座盛行东北、西南风的城市,除应在城市上风方向规划出大面积的绿地外,还应在市区内呈西北至东南方向一线错落规划出几块较大绿地,这对济南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将起到重要作用。正由于济南市多东北风和西南风,因此居住在植物园西南向和东北向的居民就可享受到经植物园绿地过滤的新鲜清洁空气,如果城市中心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绿地,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会更明显,影响面更大,不论什么风向,绿地周围的居民都可受益。城市中心绿地还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在酷热的夏季,使市区温度

7、有所降低。如果把大块绿地规划在市区的西北向,则这块绿地对城市生态的改善作用就不大。如果为了某一方面的需要而把市中心的绿地迁至郊外,或将市区的绿地改做它用后再把郊外的绿地划过来"充数"以弥补部颁标准的绿化指标,这样虽然指标达到了,但其对市区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很低。从这个意上说,绿地在城市中设置位置的重要性比绿化覆盖率的指标更重要。  3、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如上所述,一个城市第一步确确实实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指标,第二步又在绿地规划布局方面做到了科学合理,是否绿地的生态效益就一定会充分发挥出来呢?其实不然。由于单位绿地面积上

8、的植物配置和生长状况等不同,生态效益差别是很大的,挖潜增效大有文章可做。  3.1提高绿地的功能性,坚持功能与景观并重,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地点确定绿地的特点在有限的绿地内增加植物的可利用面积,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