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梳四析导考导教

四梳四析导考导教

ID:20438468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四梳四析导考导教_第1页
四梳四析导考导教_第2页
四梳四析导考导教_第3页
四梳四析导考导教_第4页
四梳四析导考导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梳四析导考导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梳四析导考导教——浅谈高考政治试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陈航波摘要:高考真题是高中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备考复习工作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加充分、高效地开发与利用高考真题资源,本文对常规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四梳四析”的新思路,即梳理考点考查情况,分析考点布局及知识范围的变动;梳理非选择题题型,分析答题的基本思路及能力要求;梳理选择题干扰项,分析干扰项命制特点和解题规律;梳理试题典型示例,分析新课程下教学的跟进和改进。关键词:四梳四析高考政治试题资源开发简介:陈航波,男,浙江省温岭市之江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每年的高考真题对广大高中教师而言都是重要

2、的教学资源,对高考复习和日常教学有着关键的导向和助推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往往因人而异,很大程度上,作为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学科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真题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每年15套高考政治试题资源,是需要费思量、下功夫的一件事。试题资源开发的传统思路是“四项分析”,即主要分析知识、能力、题型、时政的考查情况,从而把握命题趋势。这种开发思路能显著提高备考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弊端是忽略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本信息。针对传统思路存在的不足,笔者在开发高考真题资源时作了一些改进,本着“充分开发、高效

3、利用”的原则,以考点考查情况、非选择题题型、选择题干扰项、可借鉴利用的典型示例四项内容为切人点,对每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进行梳理分析,既实现了对高考真题资源的充分利用,又极大地提高了高考复习课和新课教学的说服力和课堂张力。一、梳理考点考查情况,分析考点布局及知识范围的变动1.理清考点的层次脉络。针对考点的层次脉络,一是对照教材,按“点题——目题——框题——课题——单元——模块”的思路梳理清楚;二是对照考纲,按“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的思路梳理清楚;三是对照《学科指导意见>,按“认识层次——理解层次——应用层次”的思路梳理

4、清楚。以2014年浙江第24题为例,我们可以列出下表,使该题所涉考点的层次脉络尽收眼底。2.理清考点的布局趋向。从2010年到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政治选择题一直是12道题(24-35题),其中《经济生活》3题、《生活与哲学》4题、《文化生活》1题、《政治生活》1题、《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题;从2011年至今,24-26题考《经济生活》,27-30题考《生活与哲学》,31题考《文化生活》,32题考《政治生活>,33-35题考《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从考点分布来讲,《经济生活》以第一、二、三单元为主,特别是第一单元,每年都考;《生活

5、与哲学》以第二、三、四单元为主,且每个单元年年都有考题,第一单元未曾考过;《文化生活》以第二单元为主,近三年都考这一单元知识;《政治生活》以第四单元为主,但近两年分别考了公民权利和政府职能;《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以第二、三、五专题为主,其中第二、三专题年年都考。3.理清考点的范围变动。近5年浙江高考政治综合题总共25个设问,其中5个经济信息题和1个综合探究题,其余的19个设问考查了22个“知识点”,知识范围涉及“模块题”、“单元题”、“课题”的各2个,涉及“框题”的4个,涉及“目题”和“点题”的12个,占55%,考查范围向“目题”和“点题”

6、集中的趋向明显。二、梳理非选择题题型,分析答题的基本思路及能力要求浙江近5年文综政治综合题所涉题型大致可作如下梳理:从统计数据可看出,浙江高考文综政治综合题,图表信息题是每年的必考题,需要多角度考虑的综合分析题也是必考题,比如:(2012浙江)41(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小林同学的观点。(13分)(2013浙江)41(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11分)(2014浙江高考样卷)41(1)结合材料,运用“文

7、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越来越频繁的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现象。(2014浙江)40(3)面对浙江经济和治水现状,根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阐述公民在“五水共治”中应有的态度和行为。(12分)这类题具有“三高一大”的特点,即分值高、思维含量高、能力要求高、难度大,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彰显高考的选拔功能,是高考复习中需重点攻克的一环。笔者把这类题统称为“综合分析题”,基于这样两点考虑:一是在组织答案时要多角度分析,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办”;二是这类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既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

8、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考查学生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提升学生解答该类题的能力,题型指导和针对性训练是必须的。比如,笔者在讲“如何认识/看待”这一题型时,首先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