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

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

ID:2046202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_第1页
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_第2页
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_第3页
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_第4页
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条件对水利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条件对水利的影响环境条件对水利的影响自然界中诸多环境要素都是相互影响和依存制约的,影响水利环境的要素主要是水循环过程中的诸要素,针对河南的地域、空间而言,主要有如下的环境影响。一、气候环境的影响在水循环过程中,海洋上空的大量水汽受大气纬向环流和季风的作用被带到陆地上空,有的又从陆地上空带到海洋。水汽的这种运动针对某陆地区域来说,就是对该地区的水汽输送。水汽输送的时空分布,决定了降雨的多少、强度大小和不降雨而形成水、旱情由的背景依据。河南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冬夏海陆温差显著,风向随季节的变化明显

2、,常为西风带系统与副热带系统交绥之处,每当夏季盛行偏南风,这种夏季风,来自温高湿重的热带海洋地区,带来了大量暖湿空气,当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往往产生降雨而且雨量较大,所以夏季风是影响河南雨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台风是一个热带天气系统,生成在太平洋赤道附近,是一个直径为100~200km的暖性旋涡,带有充沛的水汽和巨大的不稳定能量,所经之地都会造成大暴雨。台风每年生成大约为30个左右,其中在我国登陆的约为6~7个,进入或影响我省的约有2~4个。一般情况,台风在30°N~35°N转向,移动的速度减慢,强度减

3、弱逐渐变成低气压。但有时候台风进入内陆并不消失,且趋于停滞。进入河南省的台风,一般从闽北、浙南之间登陆,发生时间在7、8月份,降雨强度大,历时短,笼罩范围不大,易造成局部性的突发水灾。如1975年8月的暴雨。又如1958年7月,10号台风在福建沿海登陆,进入湖南北部,致使在上海至郑州一线有一支强劲的东南风,起着向雨区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作用,致使形成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特大暴雨洪水。形成本省干旱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两种,一是高压衰退型,即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向东衰退,远离大陆,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控制,

4、形成河南省冬季干旱少雨雪天气;二是高压突进型,即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当发达,不断向北、向西推进。当其与北方的冷气团交绥的界面达不到本省或者超越河南省时,河南省亦为干旱少雨天气。当两者在河南省上空交绥时,则形成以上所述的降雨天气系统。二、地形环境的影响河南地势处于全国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西部、南部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东部为广阔坦荡的平原,山丘与平原分界明显,但丘陵过渡地带很短。这就使迎风坡山区极易形成多发性的暴雨中心,还成为全国洪水模数的高值区。丘陵过渡带短,洪水缺乏缓冲,直泻平原,且垄岗、塬地、往

5、往切割很深,地高水低,干旱严重。河南省西部山脉多为南北向走向,太行山、嵩山、伏牛山等,是水汽自东向西距离海洋最近的第一道屏障。进入河南省的水汽入流主要来自东南方向,西部山脉与水汽入流呈迎风坡势态,空中水汽受到地形的影响急剧上升,特别是在地形起伏缺口地带或喇叭口地形的上前方,气流运动更加剧烈,极易产生强烈暴雨。如“75·8”暴雨中心(林庄)就是发生在半坡喇叭地形的附近。南部山脉为东西走向,在河南省境内呈背风坡势态,一般对暴雨影响不大,但有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时,也会起到迎风坡的作用。因之,在伏牛山东麓、太行山东

6、麓和大别山的北侧经常出现暴雨中心。山丘区坡度陡,一般为1/50~1/500,当遇到大暴雨时,汇流速度快,洪峰流量大。从中国东部地区最大洪水流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河南省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的东南迎风面,每1000km2的最大流量值高达6000m3/s以上,局部地区可达9000m3/s,伏牛山区可达到15000m3/s,是我国大陆上最大洪水流量的高值区。山丘区特大洪水是造成河南省洪水灾害的根源,而河南省的广大平原都在山区洪水的威胁之下,由山区到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又很短,一旦山洪暴发,就直泻平原,往往给下游

7、广大平原带来严重的洪水灾害。洪水过后,雨水稀少,又往往呈现出大面积干旱。在河南省多种复杂的地形中,有两种地形的干旱问题尤为突出,即丘陵垄岗区和黄土台地丘陵区。前者分布较广,其范围包括太行山的东麓、嵩山的四周、伏牛山东南麓、南部桐柏山、大别山的北麓以及南阳盆地的周围等,海拔高在500~100m之间,面积约3万km2。这些丘陵岗地大部分为荒山秃岭,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地势高亢,缺少蓄水保水条件,除少部分已有灌溉条件外,大部分是“靠天收”,干旱现象严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后者分布在洛河与黄河之间广大地区,济源以

8、西的太行山南麓,以及郑州以西、嵩山以北、黄河以南的地区,主要由黄土塬、黄土阶地、黄土梁、黄土丘陵等黄土地貌类型组成,水源缺乏,地高水低,引水困难,干旱严重,是人畜饮水困难地区。三、河道形态的影响河南省河道形态多存在着不利于排泄洪涝灾害的特性。黄河、淮河、洪汝河、沙颍河、卫河、伊洛河、唐白河等进入平原后,基本上都是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主要靠堤防宣泄洪水和保障安全。洪水位一般高出两岸地面高程2~3m,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