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

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

ID:20488360

大小:30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2

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_第1页
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_第2页
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_第3页
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_第4页
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2007-7-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44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7-XX-XX实施2007-XX-XX发布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PrecisionplasticinjectionmouldingmachineDB44/—2007广东省地方标准ICS83.200G9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007专业技术资料........................................................................前言为规范精密塑

2、料注射成型机的精密性要求,保证精密型塑料注射成型机的质量,制定本地方标准。本标准中的部分指标及其试验方法参照了欧洲塑料和橡胶机械制造工业委员会(EuropeanCommitteeofMachineryManufacturesforthePlasticsandRubberIndustries)相关标准及JB/T7267-2004《塑料注射成型机》标准来制定。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佛山市顺德区标准化协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专业技术资料............................................................

3、............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合模力不大于5000kN的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以下简称“注塑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GB/T378

4、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06标牌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通过提高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及成型参数的重复精度(如料筒温度精度、注射压力重复精度、注射终止位置重复精度等)来达到提高注射制品尺寸和制品质量精度的塑料注射成型机。4 型号与参数4.1 型号按下列规定进行编制:□—□□—P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代号设计序列号,以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合模力×10,单位为千牛(kN)生产企业代号4.2 基本参数4.2.1 规格参数用合模力表示。合模力按GB/T

5、321中的优先数列R10或R20来选取。4.2.2 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以下参数值:a)合模力,b)拉杆有效间距(水平、垂直),c)模具定位孔直径,d)移动模板行程,专业技术资料........................................................................a)最大模厚,b)最小模厚,c)电动机功率,d)加热功率,e)理论注射容积,f)塑化能力,g)注射速度,h)注射压力,i)螺杆直径,j)螺杆转速,k)注射终止位置重复精度,l)合模位置重复精度,m)注射压力重复精度,n)空循环时间,o)注射速度响应时间,p)注射压力响应时间

6、,q)注塑制品尺寸精度,r)注塑制品质量重复精度;s)启闭模速度。1 要求1.1 一般要求1.1.1 注塑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1.1.2 加工零件的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等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在得到确认合格后才进行装配。1.1.3 注塑机应具备手动、半自动、自动操作控制方式。1.1.4 合模部分至少设有机械、电气和液压三种联锁安全保护装置中的两种。1.2 外观1.2.1 整机外观应整洁、美观。1.2.2 油漆表面应色泽均匀、漆层牢固,无起泡、流痕和剥落等缺陷。1.2.3 铭牌应清晰耐久,并固定在明显位置。1.3 移动模板与固定模板的模具安装面的平

7、行度应符合表1要求。表1 移动模板与固定模板的模具安装面的平行度最大拉杆有效间距,mm移动模板与固定模板的模具安装面的平行度,mm合模力为零时合模力为最大时≤250≤0.18≤0.09>250~315≤0.21≤0.10>315~400≤0.23≤0.11>400~500≤0.25≤0.12>500~630≤0.28≤0.14>630~800≤0.32≤0.16>800~1000≤0.36≤0.181.4 液压系统要求1.4.1 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