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

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

ID:20493699

大小:24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3

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_第1页
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_第2页
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_第3页
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_第4页
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第一节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一、烟尘(一)金属烟尘的形成(二)金属烟尘的危害1.焊工尘肺2.锰中毒3.焊工金属热二、有毒气体(一)臭氧(二)氮氧化物(NO,NO2)(三)一氧化碳(CO)(四)氟化氢(HF)三、弧光辐射(一)紫外线(二)红外线(三)可见光线四、噪声五、放射性物质六、高频电磁场第二节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一、通风防护措施消除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一)通风措施的种类和适应范围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二)机械通风措施三种全面通风方法的比较固定式排烟罩净化器固定吸头移动式排烟系统1—吸

2、风头;2—软管;3—过滤;4—风机风机和吸头移动式排烟系统1—软管;2—吸风头;3—净化器;4—出气孔轴流风机排烟系统1—软管;2—导风管;3—净化器;4—活动支撑架随机式排烟罩二、个人防护措施送风盔式面罩防护口罩三、电焊弧光的防护焊工护目遮光镜片选用表焊接切割种类镜片遮光号焊接电流(A)≤30>30~75>75~200200~400电弧焊5~67~88~1011~12碳弧气刨10~1112~14焊接辅助工3~4电焊防护屏示意图四、电弧灼伤的防护(1)焊工在施焊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电焊用手套和脚盖。(2)更换焊条时,严禁乱扔焊条头。(3)为

3、防止操作开关和闸刀时发生电弧灼伤,合闸时应将焊钳挂起来或放在绝缘板上;拉闸时必须先停止焊接工作。(4)在焊接预热焊件时,预热好的部分应用石棉板盖住,只露出焊接部分进行操作。(5)仰焊时飞溅严重,应加强防护。五、高温热辐射的防护(1)电弧是高温强辐射热源。(2)通风降温措施。六、有害气体的防护(1)应选用高质量的焊条,焊接前清除焊件上的油污,有条件的要尽量采用自动焊接工艺。(2)利用有效的通风设施,排除有害气体。(3)加强焊工个人防护,工作时戴防护口罩。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预防职业病。七、机械性外伤的防护1)焊件必须放置平稳,特殊形状焊件应用支

4、架或电焊胎夹具保持稳固。(2)焊接圆形工件的环节焊缝,不准用起重机吊转工件施焊。也不能站在转动的工件上操作,防止跌落摔伤。(3)焊接转胎的机械传动部分,应设防护罩。(4)清铲焊接时,应带护目镜。八、努力采用和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改善安全卫生条件的焊接技术措施目的措施全面改善安全和卫生条件1)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2)对重复性生产的产品,设计程控焊接生产自动线3)采用各种焊接机械手与机器人新工艺取代手工焊,以消除焊工触电的危险和避免焊工受到电焊烟尘的危害1)优先选用安全卫生性能优良的埋弧自动焊和摩擦电阻焊等压焊工艺2)对适宜的焊接结

5、构,推广采用重力焊工艺3)选用电渣焊避免焊工进入狭小空间(如狭小的船仓、容器、管道等)焊接,以减少触电和电焊烟尘对焊工的危害1)对薄板和中厚板的封闭和半封闭结构,应优先采取利用各类衬垫的埋弧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2)对适宜结构,推广采用躺焊工艺3)对管道接头,选用能单面焊双面成型的各种焊条,如低氢型打底焊条、纤维素型打底焊条和管接头立向下焊条等避免手工焊触电每台手弧焊机均应安装防电击装置根绝乙炔发生器爆炸不用乙炔发生器,采用溶解乙炔气瓶降低氩弧焊的臭氧发生量在氩气中加入0.3%的一氧化氮,可使臭氧的发生量降低90%(西欧称此种混合气为Mis

6、on气体,已推广使用)降低等离子切割烟尘和有害气体1)采用水槽式等离子切割工作台2)采用水弧等离子切割工艺降低电焊烟尘1)采用发尘量较低的焊条2)采用发尘量较低的焊丝(注意此为辅助措施,选用焊接材料首先应保证其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在连续焊接生产中积累的电焊烟尘,仍需靠通风除尘解决)第三节补焊化工设备的防中毒措施一、中毒事故原因(1)没有经过置换通风或隔绝的容器及管道(2)因缺氧而引起窒息(3)对经过脱脂、涂漆或存有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衬垫的设备管道进行焊割时,形成有毒气体和有毒蒸汽,人吸入后中毒。(4)因检修现场工作场地狭小,通风不良,而发生中

7、毒。(5)对盛装或送有毒介质的容器管道采用带压不置换焊补时,从需焊补的裂缝中喷出的有毒气体或蒸汽,如果防护不当,容易造成中毒事故二、预防中毒措施(1)审核批准(2)安全隔绝进入设备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将作业场所与某些可能产生事故危险的因素严格隔离开(3)置换通风(4)安全分析(5)个人防护(6)专人监护(7)应急救援三、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处理原则(1)参加现场抢救的人员必须听从指挥(2)搬运中毒患者时,应使患者侧卧或仰卧,保持头部低位(3)尽快查明毒物性质和中毒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