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

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

ID:2049670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4

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_第1页
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_第2页
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_第3页
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_第4页
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1-06-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准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八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它包括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呈现顺序、表现形式、教学时间、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的整体规划。具体表现为课程标准的制定与课程教材(教学指导用书)的编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包括整体设计与局部设计,整体设计包括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局部设计包括:教学课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任务1.备课的概念小学数学教

2、学活动的准备主要是为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而所作的相关工作。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也叫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备课,简称备课。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现,这是学校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成长和自我进步的最重要的基础。2.备课的形式备课的形式一般有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式备课等。个人备课是一种基本的备课方式,平时的备课都以个人备课为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知识的理解、娴熟的技能等将决定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3.备课的任务备课的主要任务包括:熟悉课程的目标与要求,教材的内容与编排,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制订教学

3、计划,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和手段,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并落实到课堂教学方案的编写上。常见的备课有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计划。编写学期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从宏观上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8编写学期教学计划的基本任务:熟悉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的结构及逻辑关系,学生学习本学期数学内容的“数学现实”及学习的情感态度等。编写学期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教学的方法、手段与措施;教学进度、作业安排等。学期教学计划案例(网上探索,附录一)(二)单元教学计划。编写单元教

4、学计划的主要目的: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目标和任务,既是对教学工作的宏观把握,又是对教学工作具体指导。编写单元教学计划的基本任务:将教学内容进一步具体化,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教学的任务、方法和手段,进一步体会局部内容与整体内容之间的关系。单元教学计划案例(网上搜索)(三)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简称教案,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是最具体、最细致、最关键的工作。编写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准备方法、手段、教具,明确教学活动的内容、目标、组织形式和具体步骤。编写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编写教学活动方案,准备辅助教学材料

5、。编写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完整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方案一般包含)教学分析(包括:课题、内容、目标、方法、相关材料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教学反思。编写课时教学计划的具体工作⑴课题设计:课题需要简明扼要、体现课程理念;(符合认知规律:认识分数;符合课程理念: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应用)⑵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分析需要交待内容的出处即源点;知识点;知识的发生过程即起点与终点;重点难点关键点;⑶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既要有知识性目标又要有过程性目标。8尽管课程改革纲要强调三维目标,其它学科标准也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

6、是,数学课程标准2001关于设计思路中,给出了知识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数学课程标准2011关于设计思路中,也给出了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尽管,两个版本的数学课程标准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是,内容上都是一致的。而且,在教育学专著中,我们也能够找到划分教育目标为二维的依据,其中就有划分为: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可测目标与不可测目标等,具体可以参照本人关于教学目标研究内容(数学教学活动方案的内容结构与表现形式)。目标的概念与分类目标概念的本质是一种预期,教学目标则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期,即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学生学习的结果有些是当时就可以测量的,如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某些数学思考或问题的解决

7、;有些在当时是难以看出明显的变化,结果是难以测量的。如数感、空间观念、数学直觉等数学思考能力,特别是情感与态度领域。前者是当时的结果,可称为期目标或结果性目标,后者需要一个阶段的积累才有明显的结果出现,可称为体验性目标或过程性目标。目标的陈述技术(两种技术:ABCD技术与显性行为代替隐性变化)对于当期的目标或结果性目标,课时目标应该把预期的结果用明确的言语陈述出来,使得能够容易地判断学生的学习表现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结果。这就要掌握教学目标的一定的陈述技术,如:ABCD陈述技术,它一般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