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

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

ID:20516332

大小:1.97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0-11

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_第1页
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_第2页
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_第3页
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_第4页
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毒物危害与中毒控制南京医科大学毒理学系李忠2毒物的类型3按毒物性能分类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代谢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氢氰酸、氟乙酸等可影响代谢过程;神经性毒物:铅、汞、河豚毒素诱变性毒物:如可的松等;致癌物:如多环芳烃、石棉、灰尘等。4按毒物化学性质分类金属或类金属毒物:铅、汞、锰、砷、磷刺激性气体: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窒息性气体:氮气、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农药: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有机化合物:二甲苯、丙酮、苯胺、硝基苯高分子化合物:释放出游离单体5中毒原因职业性中毒:人们在生产、运输、保管或使用等工作过程中,未注意劳动防护或未遵守安全防护制度,与有毒的生

2、产原料、辅料、中间产物或成品密切接触而发生中毒。生活性中毒:误食、用药过量、自杀、谋杀或意外接触有毒物质等,导致过量毒物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6毒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毒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咬伤、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分布: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到全身。毒物在体内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毒物相对集中于某组织或器官中,例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苯多分布于骨髓及类脂质。7代谢: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进行代谢。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可明显降低(解毒作用),但有少数毒物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增毒作用)。排泄:毒物代谢后大多数由肾脏和肠道排出。一部分毒物

3、以原形由呼吸道排出,少数毒物经皮肤黏膜排出,也可从乳汁排出。8毒物的蓄积: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毒物的蓄积,此时毒物大多相对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对这些蓄积部位可产生毒作用。毒物在体内的蓄积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9中毒机制缺氧:阻止氧吸收,转运和利用,造成机体缺氧麻醉作用:抑制脑细胞的功能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导致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抑制酶的活性:抑制酶的活性受体竞争:阻断神经受体干扰细胞膜及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干扰细胞膜的离子运动、膜的兴奋性及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10对人体的危害11呼吸系统: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特别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

4、轻者引起呼吸急促,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引起呼吸系统损害的毒物有氯气、氨、二氧化硫、光气、氮氧化物,以及某些酸类、酯类、磷化物等。急性吸吸道炎化学性肺炎化学性肺水肿:12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分布于全身皮肤、肌肉、内脏等处)组成。有毒物质可损害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毒物称为“亲神经性毒物”。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13血液系统:许多毒物能引起血液系统损害。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制造血机能

5、,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致白血症。14消化系统:有毒物质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很大。如:汞可致毒性口腔炎,氟可导致“氟斑牙”;汞、砷等毒物,经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肠炎;铅中毒,可有腹绞痛;黄磷、砷化合物、四氯化碳、苯胺等物质可致中毒性肝病。15循环系统:有机溶剂中的苯、农药以及某些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对心肌的损害,其表现为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心率快等;急性中毒可出现休克;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等等。16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各部位都可能受到有毒物质损害,如杀虫脒中毒可出现出血性膀胱炎等,但常见的还是肾损害。尤以重金属和卤代烃最为突出。如汞、铅、铊、镉、四氯化碳、六氟丙烯、二氯乙烷

6、、溴甲烷、溴乙烷、碘乙烷等。17骨骼损害:长期接触氟可引起氟骨症。磷中毒可引起下颌改变,严重者发生下颌骨坏死。长期接触氯乙烯可导致肢端溶骨症,即指骨末端发生骨缺损。镉中毒可引起骨软化。18眼损害:酸、碱及其它腐蚀性毒物引起的眼灼伤,救治不及时可终生失明。引起中毒性眼病最主要的毒物为甲醇和三硝基甲苯。甲醇急性中毒者的眼部表现模糊、眼球压痛、畏光、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症状,严重中毒时可导致复视、双目失明。19皮肤损害:引起皮肤损害的化学性物质分为:原发性刺激物(酸类、碱类、金属盐);皮肤致敏物(金属盐类、合成树脂类、染料、橡胶添加剂);光敏感物(沥青、焦油、吡啶)。常见的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及

7、痤疮、皮肤黑变、溃疡、角化过度及皲裂等。20化学灼伤:有体表(皮肤)化学灼伤、呼吸道化学灼伤、消化道化学灼伤、眼化学灼伤。常见的致伤物有酸、碱、酚类、黄磷等。某些化学物质在致伤的同时可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中毒,如黄磷灼伤、酚灼伤、氯乙酸灼伤,甚至引起死亡。21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和铬酸盐制造工人肺癌。22室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