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

新闻报道的“

ID:20557479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新闻报道的“ _第1页
新闻报道的“ _第2页
新闻报道的“ _第3页
新闻报道的“ _第4页
新闻报道的“ 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报道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报道的“[摘要]虽然平面媒体在“抢新闻”上无法与新媒体竞争,但平面媒体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加强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问题。本文以对富士康、沙钢上市、中石化“问题油”等新闻报道为例,说明了新闻报道“第二落点”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的方法。  [关键词]平面媒体新闻报道第二落点    一、“富士康”报道的台前幕后  2010年以来,富士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十几起跳楼事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于6月10日刊出对富士康的报道,获得了较大成功。文章刊登后,立即被新浪、新浪财经等多家网络媒体推至首页,被如腾讯、搜狐等几十家媒体转载,文章在刊发后的28

2、个小时内,在google新闻搜索中位居第一位。此篇报道的成功,完全得益于找到了新闻的第二落点。  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新闻的第一落点上,早有都市报、晚报等大批报纸类媒体的报道,甚至已经有报纸做出了深度报道。而南方周末特派实习记者潜伏富士康28天后,刊发的对富士康工人生存状况的报道堪称经典。此时,留给其他媒体的空间不大,但仔细研究,发现新闻的很多角度还未被发觉。  本刊在5月25日开始,确定了富士康的报道选题,此时发现,富士康事件还有多个角度可以挖掘,如中国其他代工企业的生存状况,富士康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代工企业问题等。本刊成立了富士康报道小组,确定报道思路,一篇为富士康工

3、人的真实生存状况,一篇文章为中国代工企业的普遍问题,还有一篇为郭台铭的报道。杂志派出一名记者,前往富士康厂区,另一名记者出发至东莞,了解其他代工企业状况,另派一名记者,特别报道富士康事件后的郭台铭,郭台铭在富士康事件后的表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富士康与郭台铭的关系等等。最终杂志出台了名为“富士康何解”的组合报道,内文为“80万人围城”、“中国代工之殇”、“他和他们的富士康”三篇。  富士康事件的成功报道,正是因为准确找到了新闻的“第二落点”。而在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先进的今天,第一时间首发新闻,抢占“第一落点”上,杂志具有先天的劣势。时效性来说,网络媒体和报纸都更胜一筹。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对

4、美国去年的新闻传播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发现首发情况40%不是由专业的媒体、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发布的,而是非专业的博客、播客,所谓公民媒体的方式呈现的。他们根据这样的变化,进一步预测,到2010年会有超过70%的新闻第一披露者、第一报道者、第一提供者不是新闻媒介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而是网络博客等非专业人士。  而这种变化的最大结果就是,网络等数字新媒体以最快速度传播赢得受众,赢得主动,也赢得市场。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减少看电视者为35.5%,减少看杂志者为34.1%,减少听广播者为27.1%,减少看报纸者为30.3%。而北京市的一项调查结果则显示,北京35岁以下的读者中已有11.6

5、%的人已不读报看报,而主要从网上获取信息。对于这种现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称之为,“平面媒体日渐衰落的新闻‘第一落点’”。  此时,新闻的第二落点尤为重要,第二落点也成为平面媒体的生存根本。  二、何为新闻的“第二落点”  新闻的“第二落点”,指的是在新闻第一时间发布之后,寻找、挖掘新闻的更多内涵和外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认为,新闻是媒体必须告诉受众的事实信息,发表对事物、事件、人物、问题的看法,是抢占“第二落点”的关键。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都有“第二落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喻国明认为,新闻的“第二落点”的竞争是周延性、详尽、全面,所谓第二落点报道的价值,并

6、不在于把所有事实信息简单地堆砌,而在于根据第一落点报道当中所构成的人们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把那些缺失的信息补上,把那种信息之间的结构上的某种偏态,通过结构性的详尽报道加以纠正。这是第一轮报道老百姓接受和认知状态下有针对性的一种价值的提供,也就是第二落点价值的营造。  相对于“第一落点”,“第二落点”核心意义在于新闻第一时间发布之后,记者寻找、挖掘新闻的更多内涵和外延。  2010年车展过后,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追逐的报道对象。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发展的瓶颈早已被媒体挖掘。某电视台做了一期电动汽车的电视报道,在新闻的第一落点尽失的情况下,该电视台找到了两个电动汽车领域的代言人,一名为目前在电

7、动汽车行业做得最好的企业领导人,另一名找到了一名民间电动汽车爱好者,此人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电动车,并亲自制造电动汽车,有十几辆属于自己的电动汽车。该电视台用对比的形式,折射出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历程,使观众深刻了解到电动汽车的来龙去脉。  对与新能源汽车,本刊也做出了相应的报道,同样面临着趋势、技术问题已经讨论过多。本刊发现,比亚迪公司是电动车的领先者,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欲打造电动车王国。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