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

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

ID:20562982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_第1页
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_第2页
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_第3页
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_第4页
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彝良县实施脱毒马铃薯“一分地工程”扩繁种薯成效显著(高原特色农业交流材料)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鑫彝良县位于滇东北高原,昭通市中部,与三省八县(区)相连,东靠镇雄、威信,西邻昭阳区、大关,北与盐津及四川省筠连,南与贵洲省威宁、赫章接壤。全县位于东经103°51'-104°45'北纬27°16'-27°57'之间,县境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全县平均海拔1500.2米,最高2780米,最低520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C,平均日照1217.6小时,平均隆雨量960.7毫米。由于海拔高低悬殊,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季节变化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2、之称。境内除奎香、小草坝有部份平坝外,多属山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辖15乡(镇),137个村(居)委会,有少数民族乡5个,少数民族村26个,2921个村民小组,34个居民小组。土地总面积280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2%,2009年全县总人口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以上,每平方公里196人,有少数民族15种,少数民族7万多人,占总人口的12.7%,少数民族以苗族、彝族居多。境内河流150多条,洛泽河、白水江两条大河横贯县境,水能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稻谷、薯类、小麦、大豆、豌豆、蚕豆、白云豆、及高粮、荞子、燕麦等,尤以白云豆驰名。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花生、油

3、菜籽、麻类、魔芋等;水果以樱桃、柑桔、苹果、梨、桃、李最多;经济林木产品主要有木漆、竹笋、核桃、板栗、油桐、乌臼等。木漆年产5-8万斤;药材主要有天麻、砂仁、陈皮、杜仲、积壳、当归、云木香等;境内植物达300多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同,二级保护植物有银杏、筇竹,三级保护植物有银叶桂、白辛树、天麻等8种,由以小草坝天麻驰名中外,年产2⑻吨以上。彝良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季风的强弱和交替的早迟不同而导致水热条件和季节变化,从变化中表现出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雨热同期在夏半年(5-10月),此时副热带系统增强西伸北进,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盛行,促使项目区气候炎热,雨量集中,

4、多大雨和暴雨,曰照时数较多,年均雨量960.7毫米,占年总雨量的87.7%,年均日照时数为1217.6小时,占年总时数的50.5%,相对湿度76%,干燥度1.1。干冷同季于冬半年(11-4月),此时主要处于西风带环流控制下,盛行来自内陆的干冷空气,受地形作用,少雨寡照,低温低湿,降雨量91.1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12.3%,日照时数500.8小时,占年总时数的41.5%,相对湿度69.5%,干燥度4.3。气候特征: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的特点,年均气温17°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7°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C,极端最高最低温分别为38.8°C和-2.3°C。

5、>10°C积温4600-5700°C,无霜期335-355天,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84-96千卡,光热充足水不足,易受春旱、伏旱。彝良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受地形地貌制约,区域再分配极端不平衡,干湿季节明显。旱季(11-4月)降水量91.1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2.3%,雨季(5-10月)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3.3%。由于地形的作用,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部片区的牛街镇、洛旺乡、柳溪乡阴湿多雨,年降雨量均在W00毫米以上,中部片区干燥,年降雨量均在650毫米以下,南部片区,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因地形高低悬殊,其垂直雨量分布显著,江边河谷区干旱,二半山区、高

6、寒山区湿润。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960.7mm。彝良县地处洛泽河干热河谷,受地形地貌及大气环流的影响,空气湿度低,干燥、蒸发量大,迗2700mm,为降水量的3倍多,冬春季节干旱严重。彝良县境内分布有洛泽河和白水江两条大河横贯县境,水能资源丰富。1.1“一分地工程”是指在我县马铃薯主产区(海拔较高地区),即由农户分散扩繁,自繁自用。每一户农户每年都种植一分地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脱毒微型薯),第二年可生产一亩地原种,第三年可生产10亩地一级种,可满足第四年100亩地的大面生产用种,也就说通过“一分地工程”的实施,一可以避免大规模异地调种、运种;二可以省去三级集中繁种的仓储和生产费用,可以大大降

7、低脱毒种薯扩繁的生产成本;三实施“一分地工程”的农户不仅可以低成本地解决自己的生产用种,而且多余的脱毒种还可以卖到需要的地方,又增加了一笔收入。从根本上解决我县马铃薯生产中脱毒种薯推广、更新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实施“一分地工程”的主要经验体会和对策措施2.1“一分地工程”实施地点耍有基础马铃薯生产上“一分地工程”的实施地点必须选择在海拔较高的马铃薯种薯繁殖适宜区。即海拔一般在2000m以上的地区。2.2加强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培训指导是保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