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世诗歌精神管窥

王立世诗歌精神管窥

ID:2057783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王立世诗歌精神管窥_第1页
王立世诗歌精神管窥_第2页
王立世诗歌精神管窥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立世诗歌精神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立世诗歌精神管窥  诗歌是对世界的一种把握,也是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它一面不断地诉说着外部世界,一面又不断地敞开自身。每一位诗人也都给我们提供了各自窥视世界的角度,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在此过程中,有人下笔千言,有人惜墨如金,各自形塑着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话语风格。也许,作为一个优秀的诗歌写,他并不需要斗酒诗百篇、笔落惊风雨,只要他能够在某一点上道破世界与人生的秘密,有一个足够醒目的诗歌意象,有一行足以传世的文字,也就足够了。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把晚清国家比作一艘将沉的大船,鲁迅提出过令人过目难忘的铁屋

2、子的意象,作为当时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个隐喻,钱锺书把人生比作一座围城,这些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意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将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学原型。王立世也许并不是特别卓越的诗人,但由于他发现和书写了人生的夹缝状态,洞察了人与世界、人与整个时代之间的夹缝的关系,而成为当下诗歌场域中一个独异的存在,也为一个精神贫乏的时代写下了非常可贵的一页,留下了他孜孜探索的身影。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涌动  从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仿佛也进入了一个王纲瓦解的诸侯纷争的时代,意识形态的松动和商业时代的悄然来临,结束了诗歌

3、的一元化格局,各色主张的诗歌纷纷登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喧嚣浮躁,不一而足。一个显明的现象,就是诗人们一致放弃了对崇高庄严之类神圣事物的景仰与追求,而以游戏娱乐、调侃戏谑的消费心态,把诗歌变成了个人欲望的宣泄载体和话语狂欢的表演场。尽管,这个时代表面上是轻浮粗粝的,但它又是非常严峻的,每个人面临着精神上的危机和自我蜕变的需要。在众人皆醉、举世皆狂的情势下,总有一些秉持良知的诗人,不惮寂寞、勇于担当,在诗歌的时代之夜里,保持着必要的冷隽与清醒,不为潮流所裹挟和左右。他们的创作,由于有一颗独立不羁的灵魂和沉

4、思默想的品质,而闪耀着思想的睿智火花,温暖和启迪着那些困顿和迷惘的心灵。  二、夹缝中的苦难生存  王立世在诗歌里阐释了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即夹缝中的生存状态。他写过不少有关夹缝意象的诗歌,在这类诗歌中,他以近乎执着的姿态,在这个生命的夹缝中审视黑暗、向往阳光、言说着人之生存的受困处境和生命崇高庄严的社会价值。可以说,夹缝是王立世诗歌的一个关键词,是打开他诗歌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诗歌中的夹缝状态是一种处于明亮与晦暗、暖色与冷色、困顿与挣扎、沉潜与上升之间的中间状态,正好表达了人生的某种际遇与处境,

5、或者人的某种心理和精神状态。夹缝让人感到生活的困厄与阻滞,同时,夹缝之中,也滋生着反叛与抗争,孕育着希望与生机,因而,夹缝也是宽阔、也是契机,如他在另一首《夹缝里的阳光》中所写:一束生动的光/经过多次折射/才抵达潮湿的夹缝/夹缝兴奋了许久/那些灰暗的草木/开始欣欣向荣/那些憔悴的鸟儿/开始鸣翠柳。庄子曾经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在这一层面上,诗人对于夹缝处境的叙写,又隐含着他对于人生的某种隐喻:百年人生,恰如在夹缝中的短暂穿行,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挤压之痛。同时,在夹缝的生存状态中,诗

6、人也试图以游刃有余的处世之道从容穿行,如他所写:每个人终得学会/像庖丁解牛那样/在夹缝里穿行。但显然,由于诗人耿介忠直的个性,他更多地感到的是随处可遇的阻遏和无数的磕绊,诗人意识到,只有无视这些困扰与纠缠,抛弃世俗功利的羁绊,才能获得精神上的绰余,走向人生的无限深邃与宽阔。  三、捕捉人性的阳光  每个诗人都在回归内心还是面向外部世界的关节点,在反抗与认同、阈限与超越、出世与入世、现实与永恒之间,寻求和达到人生状态的某种平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承接着外在的风雨与寒霜,也感受着猝然来临的阳光。这里,阳光

7、意味着光明、温暖和一切美好之物,映照着每个人内心的璀璨与绚烂。在王立世的诗歌中,他致力于从阴暗的夹缝中,拨寻暖意的阳光,靠近人间的温情,这时的诗人,如同从夹缝中伸出的草茎,沐浴着阳光的德泽,感应着灿烂人生与美好希望的召唤,使他的诗篇流溢散布出充满人性的光芒。对于亲情的叙写,构成了王立世诗歌中的重要的暖色。在他的诗歌中,家是一个洒满阳光的温暖空间,在家这个充满爱心与关怀的小天地里,有把好吃的只留给诗人的偏心眼的外婆(《外婆》),有长成一棵大树/望亲人的逝去的祖父(《祖父》);有经历沧桑岁月之后不再读狼烟

8、四起的三国的父亲(《父亲的画像》),有眼睛明澈如一汪秋水的母亲(《妈妈的眼睛》);有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妻子(《给妻子》),有我渐渐才意识到已经长大的儿子在夹缝的困厄处境中,家无疑是一个令人备感心灵慰藉的地方、一个疗伤之所和栖居之地,这里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亲人的基因在诗人身上得到了绵延和传续,如他在《视角》中所写:从前看/我像娘/从后看/我像儿子,一种令人备感温暖的光芒,在几代人之间隐秘传递,绵亘不绝。人存在于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后花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