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凝症诊疗方案

肩凝症诊疗方案

ID:20586785

大小:10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肩凝症诊疗方案_第1页
肩凝症诊疗方案_第2页
肩凝症诊疗方案_第3页
肩凝症诊疗方案_第4页
肩凝症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肩凝症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肩凝症诊疗方案肩凝症,乂称“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属西医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w周ra韧带、肌腱、滑胶囊等关节周w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病变。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局部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左心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痫性顽固,严熏影响正常的斗:活与工作。多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或感受风寒湿邪史。木治疗方案适用于肩凝症病情发展的各个时期,尤w对肩凝症¥期(粘连前期)治疗效果更好,能较好地缓解疼痛和改苦肩关节的活动程度。一诊断(一)诊断依据参照“中平人民北•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肩周炎

2、诊断标准》,1994年6月28曰)”。(二)临床分期参照李平平编著《肩周炎》(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规定的肩周炎分期标准执行。二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A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S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W常或轻度受限。主穴:肩前、肩髎、肩髁、臑俞、外关、合谷配穴:若风寒重可加用风门、风池穴;若湿重,可加用曲池、明陵泉穴或采用平衡针疗法;若有瘀滞可加用肩贞、阳陵泉、条口穴。治疗方法:①经皮穴位电刺激:选用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采用两对电极(带冇直径为3厘米的不干胶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患侧肩部二穴(肩前与肩髎或肩髁与腩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关二穴

3、,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刺激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J刺激30分钟,强度10±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町适当降低)。隔1_

4、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②电针刺激:选川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施泻法或〒•补•〒泻,得气后肩前、肩髎(或肩燜、臑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外关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2Hz/100Hz)、强度8±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留针至30min。③温针灸:在肩前、肩髎、肩龋、脑俞等局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迩续施灸2〜3壮(每壮3克艾绒);合谷、外关采用毫针刺激,用泻法、贸针30〜45

5、分钟。④平衡针疗法主穴:肩痛穴。配穴:疼痛及项加颈痛穴。定位:a肩痛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b颈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取穴原则:肩痛穴与颈痛穴采川交叉取穴,即右侧患病针刺左侧穴位,左侧患病针刺右侧穴位。针刺方法:取吨姿膝直位,选用3无苘毫针,肩痛穴与颈痛穴直刺i.5、r左右,提插针刺手法,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吋令患者活动肩部,动作由慢到快,川力不宜过猛,不留针。针感要求:肩痛穴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立。颈痛穴、升提穴以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为宜。①拔罐:针灸后可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加拔火

6、罐1〜3只,留罐10〜15分钟。若瘀滞严秉可刺络拔罐:采用皮肤针叩刺或粗针点刺压痛点,使少M出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15min。②穴位注射:选取以上穴位1-3个,将1%利多卡因注射液2ml与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的浞合物,(建议不用西药)或香丹注射液,注射至每穴lml,毎周注射1次,4次为一个疗程。③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针刺部位局部祌灯照射,每次30分钟。治疗疗程:隔U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二)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其至影响F1常生活。主穴:肩前、肩髎、肩龋、臑俞、外关、合谷配穴:若风寒熏可

7、加用风门、风池穴;若湿秉,可加用曲池、阴陵泉穴或采用平衡针疗法;若有瘀滞可加用肩贞、阳陵泉、条U穴。治疗方法:①温针灸:取肩龋穴多方向透刺(向肩髎穴、向肩前穴、向臂臑穴方向),在肩前、肩髎、尥髁、臑俞局部腧穴针刺将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溫针灸,连续施灸2〜3壮(每壮3克艾绒);合谷、外关采用毫针刺激,用泻法、留针30〜45分钟。②经皮穴位电刺激:选用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采用两对电极(带冇直径为3厘米的不干胶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患侧肩部二穴(肩前与肩髎或肩龋与臑俞,隔次交替使川),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刺激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刺

8、激30分钟,强度10±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③电针刺激:选用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施泻法或平补平泻,得气后肩前、肩髎(或肩馓、臑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外关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2Hz/100Hz)、强度8±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留针至30min。①平衡针疗法主穴:肩痛穴。配穴:疼痛及项加颈捕穴、正气亏虚加升提穴。定位:1、肩痛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2、颈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网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屮。3、升提穴:两耳尖向上与正中线交点前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