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

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

ID:20623318

大小:9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4

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_第1页
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_第2页
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_第3页
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_第4页
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然产物clerodane二萜最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然产物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最新进展药物分析范亚新2111007103摘要:概述了2010年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最新进展,包括从不同植物中提取到的该类化合物的新结构及其生物活性,以及用现代仪器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及已知结构生物活性的评价方法。关键词:克罗登烷、二萜、分离提纯、生物活性一、前言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最初发现于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中,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而其中昆虫拒食特性是研究最广泛的生物效应。[1]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很多克罗登烷二萜还具有抗癌和抗菌等生物活性。由于这类化合物活性的独特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科学家已经从好几种植物中分离提取出

2、了该类化合物,并发现了一些新的结构,极大地丰富了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二、新结构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1)克罗登烷型的二萜化合物1.从心叶青牛胆(Tinosporacordifolia)中发现的一个新的克罗登烷二萜化合物[2]野生心叶青牛胆已经广泛应用于越南的传统药物中,能治疗很多疾病,像疟疾、咽炎、风湿症。植物化学家已经从心叶青牛胆的地上部分分离出了四个新的结构和七个已知结构。其中一个新的结构就是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如下(Figure1):Figure12.从锥花属(Gomphostemmaniveum)中分离的两个新的具有抗疟疾作用的克罗登烷二萜化合物[3]疟疾是一种全球性的

3、传染疾病,每年都有几百万的人死于疟疾。由于寄生虫抗药性的增强,主要的抗疟疾药物氯喹和其他化疗药物的疗效正在逐渐下降。因此,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要。M.Sathe,R等人报道了在锥花属叶片的水和氯仿的提取物中,分离出了两个新的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在体外有抗疟活性。这两个化合物命名为Gomphostenin(GN–6)和乙酰Gomphostenin(GN–10)(Figure2)GN–6:R=H;GN–10:R=COCH3Figure2给予带有伯氏疟原虫的小鼠每天200mg/kg的剂量,连续4天给药,GN–6和GN–10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80.60%和92.65%

4、。这些数据表明克罗登烷二萜化合物GN–6和GN–10在抑制疟疾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将应用于抗疟化疗。3.从戈尔登(Goldenrod或Solidagovirgaurea)中分离的七个具有抗菌活性的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新结构[4]致病细菌的耐药性正在增加,为新的抗菌药物的研发创造了需求。天然产品由于化学多样性,将成为阻止多重耐药机制的一个主要资源。在从多样性的植物中寻找新的抗菌化合物的过程中,CourtneyM.Starks等人从戈尔登中分离出了七个新的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Figure3-9)。除了Figure9化合物外,其他结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中等的抗菌活性。4.从嘉赐树属argut

5、a(Caseariaarguta)中提取出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新结构[5]α-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Apo2L)属于细胞坏死因子(TNF)家族。在癌症治疗方面,它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试剂,因为它优先诱导癌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显示任何毒性。嘉赐树属arguta的有机提取物在这方面表现出乐观的活性。而且在化学研究方面,嘉赐树属arguta之前还未报道过有吸引力的天然产物。结果,EmilyL.Whitson等人从中分离出了八个新的克罗登烷二萜化合物(Figure10-17),具有不同程度的TRAIL协同作用。2)neo-克罗登烷型二萜化合物1.从明油

6、子(Dodonaeaangustifolia)的表面叶片渗出物中发现的两个neo-克罗登烷二萜化合物新结构[6]一些分类学家认为明油子(无患子科)是车桑子的同义词,而另一些认为它们是车桑子的亚种,也有人认为它们是一个独特的物种。明油子广泛分布于澳洲、非洲、亚洲和南美洲。传统上被用作止痛,润肠通便,解热湿疹,在风湿病,皮肤病治疗。明油子主要的植物化学特征是叶片表面渗出(最多13%干叶重),包括甲基黄酮和黄酮醇。而现在,植物科学家从明油子的表面叶片渗出物中得到了两个neo-克罗登烷二萜化合物(Figure18),neo-克罗登烷-3,13-二烯-16,15:18,19-二内酯(R=H)和15-

7、甲氧基-neo-克罗登烷-3,13-二烯-16,15:18,19-二内酯(R=OMe)。1.R=H2.R=OMeFigure182.从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中分离的四个neo-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新结构黄芩属(唇形科)是目前公认的有360种属的一个物种。由于这种植物有趣的生物活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而从这些植物中能分离出一些neo-克罗登烷二萜类化合物。半枝莲是黄芩属的一种,是原生的多年生草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