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

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

ID:20629010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4

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_第1页
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_第2页
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_第3页
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_第4页
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高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问题”引领历史课堂的高效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以来,我校在经历了第一轮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探索性实验后,知道课程改革成败关键在课堂,因而探索高效课堂成为我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重点课题。学校鼓励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开展“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校本课题的实施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改革的实验者初步实现了课堂增效。一、“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问题教学法”是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目标,设计多个“问题”,以“问题”教学为中心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法;

2、是使学生在设问、思考、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活动法、探究法等,课堂上普遍使用的是讲授法,由于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夸夸其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接受能力,因而往往被质疑为“满堂灌”,与新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不相吻合。而讨论法、探究法等目前较为流行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在学识方面的局限(尤其是高一年学生)及不少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缺乏自信和

3、表达的勇气,有的沦为课堂的点缀,有的导致课堂拖拉完不成应有的教学任务,加上课堂调控比较困难,它要求教师要有较渊博的知识储备和有激情的语言调控力,因而往往不被教师所看好,经常是在公开教学等场合中才会被应用到。“问题教学法”一方面能够解决讲授法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局限,因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沿着教师在课前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问题教学法”另一方面能够解决讨论法与探究法教学过程中“问题”偏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知识储备与语言表达的勇气,往往让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的弊端。例如:笔者在进行岳麓版必修ⅰ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教学时,首先设计两个小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一是通过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bbc广播公司两次征询投票结果及相关图片设计了问题1:“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是谁?”二是在播放《国际歌》后设计了问题2:“这首歌现在经常在什么场合奏唱?作者是谁?和本课哪一历史事件相关?”通过这两个问题把学生引导到本课要学习的两个主题“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紧接着围绕课程目标设计了问题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产物?”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从经济前提、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实践活动等方面思考和分

5、析,学生在得出有科学理论来源、科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通过《共产党宣言》内容的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内容和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学生有思考、讨论,教师有分析讲授,教师通过对科学理论来源、科学实践活动及科学内容、深远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讲授,引导学生掌握两个课程目标:一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二是掌握《共产党宣言》内容及影响。二、“问题”与媒体的辅助相结合让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问题教学法”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教材和思考、讨论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让45分钟的课堂觉得很紧张,而留给学生充足

6、思考讨论时间又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因为只有让学生思考问题,才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改变教师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可以解决这一时间问题上的矛盾,既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又解决“问题教学法”在教学技术上一个难题,也就是如何通过提供图片、材料等活的情景让“问题”更为直观、更加生动。例如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并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时,我们可以引用这样一段材料:“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然后设计问题4:材料中的“思

7、想材料”指的是什么?“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又是指什么?学生通过对照前面学过问题思考回答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与经济前提就会比较牢固掌握。又如在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爆发的原因时,讲述到第三共和国内外矛盾时,我们对课堂进行拓展,设计问题5:请同学们结合学过知识,回顾一下法国政体的演变过程。这个问题虽然与课程目标结合不够紧密,但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梳理,然后运用多媒体用图示形成进行总结回顾,可以达到两个教学目的,既让学生形成前后知识纵向联系的学习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