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热力系统.ppt

发电厂热力系统.ppt

ID:20645600

大小:1.2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13

发电厂热力系统.ppt_第1页
发电厂热力系统.ppt_第2页
发电厂热力系统.ppt_第3页
发电厂热力系统.ppt_第4页
发电厂热力系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电厂热力系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电厂热力系统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评价热经济性评价的热量法本质:热力学第一定率指标:热效率(有效输出与输入热量间的关系)模型:正、反平衡的热效率计算热经济性评价的可用能法本质:热力学第二定率指标:佣效率(有效输出与输入可用能间的的关系)模型:正、反平衡的佣效率计算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评价-热量法定义以热效率或热损失率来衡量能量转换过程的热经济性数值表现通常为绝对数量:如热耗量kJ/h和汽机内功量kJ/h凝汽式发电厂的热效率和热损失率凝汽式电厂(机组)依能量转换作用分解为五个环节热效率是有效输出与输入能量之比机组热效率是五个串联环节热效率的连乘积热损失率是损失能量与总输入量

2、之比机组热损失率是五个串联环节热损失率之和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评价-五个环节凝汽式电厂的组成(郎肯循环)锅炉:炉内:燃料通过燃烧使其化学能转化为烟气热能锅内:通过换热器将烟气的热能转换为蒸汽热能管道:将来自锅炉的蒸汽热能传递至汽轮机侧汽机:级内作功:蒸汽在汽机级内降压膨胀转为轴功冷源放热:排汽经凝汽器以及热力系统回热升压完成动力循环轴系:支撑并连接汽机与发电机转子传递轴功电机:转子转动切割磁力线将轴功转化为电功能量传递环节设备:锅炉-管道-汽机-轴系-电机能量:化学能-烟气热-汽热能-机械能-电能凝汽式发电厂热经济性指标1各能量转换环节的热效率锅炉效率:ηb=Qb/(B

3、Qar)Qb是炉侧蒸汽吸热量管道效率:ηp=Q0/QbQ0是机侧蒸汽获热量汽机效率:ηi=Wi/Q0Wi蒸汽机内作功量机械效率:ηm=Wm/WiWm汽机轴端功量电机效率:ηg=3600Pe/WmPe发电机电功率凝汽式电厂发供电热效率全厂发电热效率:ηcp=3600Pe/(BQar)=∏ηk全厂供电热效率:ηcp’=ηcp(1-ρ)式中:厂用电率:ρ=P厂用/Pe凝汽式发电厂热经济性指标2各能量转换环节的热效率锅炉效率:ηb=Qb/(BQar)管道效率:ηp=Q0/Qb汽机效率:ηi=Wi/Q0机械效率:ηm=Wm/Wiηel=ηiηmηg电机效率:ηg=3600Pe/

4、Wmηcp=ηbηpηel能耗率与能耗量指标全厂发电热耗率单位电功耗热量:HRcp=(BQar)/Pe转换:HRcp=3600/ηcp全厂发电标准煤耗率单位电功耗标煤量:bs=Bs/Pe转换:∵ηcp=3600Pe/(Bs*29270)∴bs=0.123/ηcp全厂供电热耗率HRcp’=HRcp/(1-ρ)供电热耗率高于发电热耗率全厂供电标煤耗率bs’=bs/(1-ρ)供电标煤耗率高于发电标煤耗率提高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提高初温(535-600℃)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改善循环效率提高汽轮机进口蒸汽容积流量,改善通流效率提高排汽干度,有利于低压缸的安全和经济性提高初压

5、力(17.5-24.5MPa)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改善循环效率减小汽轮机进口蒸汽容积流量,降低通流效率降低排汽干度,有害于低压缸的安全和经济性降低终参数(排气压力、实质是降低排气温度)?回热(实质是提高初温)再热(实质是提高初温,同时提高汽轮机排气干度)热电联产(能量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热力系统的概念热力系统:火电厂实现热功转换热力部分的工艺系统热力系统图:使用规定符号表示的热力设备连接关系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实质:反映热功转换本质联系的原理性系统图作用:反映某一工况下热力系统的安全经济性特征:只有主要单一的主辅机设备和正常工况下汽水联系应用:热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系统

6、技术改造的依据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回热加热器回热(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定义:实现给水回热加热的热力系统作用:实现给水回热,提高给水温度,减少锅炉不可逆损失减少循环吸热量,相对增加了循环作功量提高循环效率回热可以在单位作功条件下增加进汽流量,提高相对内效率其他优缺点(锅炉、汽轮机、凝汽器;汽耗量增加、加热器温差、系统复杂投资增加等)组成:彼此连接的回热加热器组加热器的种类混合式加热器表面式加热器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回热加热器回热(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定义:实现给水回热加热的热力系统作用:实现给水回热

7、,提高给水温度,减少锅炉不可逆损失减少循环吸热量,相对增加了循环作功量提高循环效率回热可以在单位作功条件下增加进汽流量,提高相对内效率其他优缺点(锅炉、汽轮机、凝汽器;汽耗量增加、加热器温差、系统复杂投资增加等)组成:彼此连接的回热加热器组加热器的种类混合式加热器表面式加热器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回热加热器混合式加热器的结构特点混合式加热器(C型):冷热工质混合传热,无受热面混合式加热器本身结构简单,造价低冷热工质以相同的参数离开,无端差混合式加热器本身传热效果好,热量利用充分混合式加热器的应用混合式加热器在实际应用中只有除氧器部分表面式(F型)加热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