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

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

ID:20666440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_第1页
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_第2页
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_第3页
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_第4页
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关于桥梁工程中钢结构的质量控制问题:我国钢结构桥梁的发展迅猛,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拉、抗压性能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因此桥梁工程中钢结构质量控制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市政桥梁;钢结构;质量  :TU391:A:  Abstract:China'ssteelbridgesdevelopedrapidly,steelstructurehasstrongadvantageslikelightportantinBridgeengineeringKeyunicipalbridge;steel;quality    一、桥梁工程质量控

2、制工作方式和手段(一)日常工作以巡视为主,对隐患较大的项目进行旁站监理;一般隐患,下发日常检查单,督促整改;较大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跟踪整改;重大隐患,下发工程暂时停工令,并及时上报业主,现场作业人员暂时撤离施工区域,待现场安全条件改善符合安全规定时,方可签发复工令。(二)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内容可根据要求和季节变化、工程进展情况分民工驻地、防汛、森林防火、现场临时用电、内业资料、特种作业、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对检查结果下发检查通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在工程开工前,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发提示单或安全管理通知

3、,使施工单位提前制定安全控制措施。  二、拱桥钢结构制作过程  (一)检查钢结构制作的准备工作  1、根据施工图及方案,对已批准的拱肋分段、桥面系中边纵楞分段,要编绘二次图并经设计认可。  2、拱肋系和桥面系钢结构的制作,加工、焊接、组装等应制定详细的工艺文件,并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3、使用的钢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须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按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选用的焊条、焊丝及焊剂等要与所焊接的母材相匹配,焊接材料应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并抽查复验。  4、工程使用的材

4、料在下料前首先抛丸除锈,除锈等级Sa2.5级,除锈后可涂中间过程漆。  5、结构零件尺寸超过板材尺寸时,应先拼板后下料,拼板焊缝100%全熔透,经超声波探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料工序。  (二)检查放样、下料、加工  1、根据设计图、二次图及编制的制作工艺,对构件进行放样,全部零件做好标识,严格按工艺要求设置预拱度和因焊接产生的收缩量及切割余量。  2、下料前的钢板应进行机械校平处理,切割应采用数控切割机,坡口采用坡口机或手工气割,坡口表面应用磨光机打磨光滑,并清除切割后的熔渣。  3、零件要分类堆放整齐,并有明显标识,便于构件组对。 

5、 (三)检查构件组对、焊接和焊缝检验  1、检查组对平台的平整度,满足构件精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检查专用胎模,拱肋结构线形为二次抛物线,而且还是扭曲的,胎模线形是根据电脑三维放样后出的,对照放样图仔细检查胎模的制作、安装精度,V型板是否按编号安装在相应位置上,测量跨距、矢高及整个胎模的标高等。零件在胎模上组对成整体拱肋,然后分节段编号下胎模焊接。  3、组对后的箱型结构和H型结构构件,经焊接、超声波探伤,矫正后进行二次下料,割除余量,符合图纸要求的几何尺寸。  4、焊接工序是钢结构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环节,在施焊中严格执行批准

6、的焊接工艺评定进行,确定的工艺参数不能随意更改。  5、定位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焊缝长度40~50㎜,焊角尺寸约为焊脚的1/2,由合格上岗证的焊工施焊。焊接前在构件二端要设置引弧板和熄弧板。  6、钢结构焊接为连续焊缝,100%熔透焊,双面熔透焊宜采用V型坡口,按编制的焊接顺序作业,将焊接应力降到最低限度。  7、构件的隐蔽部分先焊接、再涂装,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  8、焊缝检查,焊缝的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和质检标准执行,对Ⅰ级焊缝超声波探伤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二次。对超声波探伤有疑问的部分用X射

7、线复查。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构件制作焊缝除制作单位委托进行超声波探伤外,建设单位另委托第三方进行超声液探伤复查,确保符合资质的焊缝质量。  (四)检查钢结构组装  在钢结构零件检验合格后进行钢结构整体组装(预拼装),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钢结构整体的质量要求,通过组装可提前消除安装时可能出现的相互抵触现象,可修正在制作程序的质量缺陷以及所有构件连接处的焊缝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组装前,零部件已经焊接、超声波探伤、矫正检验合格,并在连接接触为30~50㎜范围内清除各飞溅物后进行。  2、桥面系二侧的主纵楞组装后,在楞端部留出焊接收

8、缩余量,待现场焊接后,根据设计要求的跨距,再割除余量。  3、拱肋整体组对后,分段下胎模焊接,经探伤合格后,再分段上胎模进行组装,采用火焰校正的方法,消除焊接变形。  4、检验拱肋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由以下标准来评定:  (1)分段接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