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讲义

化学平衡讲义

ID:20685534

大小:92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4

化学平衡讲义_第1页
化学平衡讲义_第2页
化学平衡讲义_第3页
化学平衡讲义_第4页
化学平衡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注意化学反应速率单位的书写方式,例如mol/(L·s)或mol·L—1·s—1。2.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对于同一反应,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转化浓度之比。如:mA(g)+nB(g)=pC(g)+qD(g)v(A)∶v(B)∶v(C)∶v(D)=m∶n∶p∶q。3.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故不能用该速率表达式表示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内因才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决定

2、因素)。2.①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无法改变,只能改变其接触面积;②改变压强(一般是指通过改变体积而实现的)相当于改变气体的浓度,压强对固体、液体的影响忽略不计;③催化剂不特殊声明均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可以同等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1.可逆反应A(g)+4B(g)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15mol/(L·min)B.vB==0.6mol/(L·min)C.vC==0.4mol/(L·min)D.vD==0.01mol/(L·s)2.将6molA和5molB两种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

3、,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xD(g)△H<0,经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降低该平衡体系的温度,则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B.恒温下,当容器中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  D.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5%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4、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在锌片与盐酸的反应中,加入如下试剂或操作,可使生成氢气速率减慢,但生成氢气的量不变的是A.氯化钠晶体   B.氯化钾溶液   C.醋酸钾晶体    D.加热第二部分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特征1.逆:研究对象必须是反应2.动:化学平衡是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都在进行3.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0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或保持一定5.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会被破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6.同:在恒温恒容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采用极限思维的方法,换算成反

5、应物或生成物后,若对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时,达到平衡后平衡状态相同。无论投料从反应物开始、从生成物开始、还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开始。一.化学平衡的标志1.本质标志对给定的反应:mA+nBpC+qD(A、B、C、D均为气体),当v正=v逆时2.等价标志(1)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2)体系中各组成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3)对同一物质,单位时间内该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的转化浓度和所代表的逆反应的转化浓度相等。(4)对同一反应而言,一种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速率,和另一物质所代表的逆反应速率的比值等于它们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

6、比。3.特殊标志“特殊标志”是指在特定环境、特定反应中,能间接衡量某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离开上述界定,它们不能作为一般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1)压强①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可逆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如:N2(g)+3H2(g)2NH3(g)、2NO2(g)N2O4(g)、2SO2(g)+O2(g)2SO3(g)、C(s)+H2O(g)CO(g)+H2(g)等。②对于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不能判断可逆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如:H2(g)+I2(g)2HI

7、(g)、CO(g)+H2O(g)CO2(g)+H2(g)等。(2)气体平均摩尔质量(3)气体密度(4)体系中气体的颜色,有色气体参加反应的平衡体系的颜色观察,往往与观察的角度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关。(5)假象标志:①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任何时候都是如此);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平衡状态没有任何关系)。练一练:1.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