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ID:2071849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_第1页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_第2页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_第3页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_第4页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2月-2010年2月(门诊)收治的经确诊的高血患者300例临床资料,随机将30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150例则不予干预,均建立联系,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及遵医行为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关

2、键词]高血压护理干预依从性用药  []R544.1[]A[]1005-0515(2011)-08-137-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管疾病,而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随着降压药的的不断更新。现有的降压药能使90%以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高血压人群中,血压正常率不高。高血压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才能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1]。应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提高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基础[2]。笔者根据2008年2月-2010年2月内科门诊收

3、治的经确诊的高血患者300例,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的降压效果。现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2月-2010年2月内科门诊收治的经确诊的高血患者300例,均符合《1999orisky-Green测评表,调查人员为经过培训的护士,以回访的方式,按照患者答案由专人对问卷进行填写,填写后收回,问卷在三天之内回收完毕。本次调查问卷共300份,回收300份,回收有效率100%。调查内容包括4个小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经停过药?当你自觉服药症

4、状无改善或更差时是否停药?以上4个问题答案都为“否”时即为依从性佳,其中一个或以上答案为“是”时即为依从不佳。  1.3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现将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即高血压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依从性不佳是指患者不能按医嘱坚持进行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为:  1.3.1认识不足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危害性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精神压力大,生活负担重,不愿意接受长期服药这种现实,不注意按时服药,自觉症状好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停药,或者患者开始服药时,降压效果不太理想缺乏耐心停止服药[3

5、]。  1.3.2知识信息不正确理解有些患者了解到降压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过度担心长期服药对身体的损害,擅自停药、减药或放弃服药治疗,导致病情反复。  1.3.3缺乏监督及协助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及记忆力逐渐下降,住院期间,有护士按时发药协助督促服药,随后控制很好,出院以后往往出现误服、漏服药物或重复服药的现象[4]。  1.4用药干预措施血压的病人控制血压的升高需要长久的服用降压的药物。对于不同的年龄的高血压的患者的用药还有很多的不同,首先我们认为病人应护理安排住院接受高血压疾病的系统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5]。在考虑高血压治

6、疗病程长,治疗时间长,患者经济因素和工作生活因素不能住院的情况下,家庭用药治疗比较符合实际,但是其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较差,所以药物的治疗高血压病人常见的注意的事项包括:  1.4.1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不良反应叮嘱患者不要擅自乱用药,降压药也有许多种、疗效作用也不完全一样。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症的轻重、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  1.4.2用药不可过量不要希望立即把血压降下去,在没有得到医生的同意下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容易发生意外。必须遵医嘱正确服药。病人依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

7、忘记服药或试着在下次服药时补上次忘记的剂量,都可导致血压波动。如血压长期过高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甚至发生休克、急性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6]。  1.4.3选用多种药物同时治疗不要单独依靠一种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可使病情得到综合控制。从小剂量开始谨慎应用降压药,监测血压。并且要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1.4.4应测量血压再服药没有任何症状的不用服药。应定时坚持测量血压,关注血压变化规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应用药物降压治疗时,不仅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还应指导病人按血压波动的生物节律服药,改变临床习惯

8、的“早、中、晚”3次给药法,采用09:00-11:00及15:00-18:00时2个血压高峰之前30min给药。这样会使药物吸收之后,在血中浓度高峰与血压高值相遇,从而于峰值期内控制血压[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