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

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

ID:20729813

大小:8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_第1页
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_第2页
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_第3页
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_第4页
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断流对河口生态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河断流对河口地区及三角洲地区生态的影响研究综述管君阳51082601024摘要:介绍了黄河断流的特点和原因,黄河断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黄河断流对黄河河口地区、三角洲地区以及附近海域生态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这些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断流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但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而气候变化、源区生态环境恶化也是导致黄河径流减少的重要因子。黄河断流对河口地区及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影响是严重的而且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对三角洲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河口地区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的影响,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等。关键词:黄河三角洲;黄河下游的断流;生态;影响1黄

2、河断流特点和原因的研究进展[1]1.1近十年来黄河断流特点黄河断流的现象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1972年,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首次出现断流,断流天数19d,断流长度310km,此后,黄河断流频繁发生。1972~1999年的28a中,有22a出现断流,断流年份占79%,特别是1986年以来,黄河流域连续严重干旱,断流天数和断流距离呈逐年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断流现象年年出现,其断流天数及断流距离见表1。黄河断流的另一个特点是断流时间的提前,断流开始时间从1991年的5月份,提前到1998年的1月份。另外,断流次数也逐年增加,其中1991年断流2次,1992年断

3、流5次,1997年断流13次(表1)。年份次数开始日期(月.日)累计时间(d)断流长度(km)199125.1616131199254.2883303199352.1360278199444.474380199533.4122683199661365791997132.72267041998161.1142515199912.734278表1 黄河断流情况统计表1.2黄河断流成因1.2.1黄河下游断流的人为因素分析随着黄河流域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活动对黄河水文情势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黄河干流上的多座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使流域水资源

4、统一调度的难度加大,再加上流域工业及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增加,在没有统一调配、合理控制各段用水量的情况下,造成了上、中游大引,而下游来水量锐减乃至发生连续断流的局面。1.2.2黄河下游断流的自然因素分析干旱少雨的自然地理环境是黄河下游发生断流的重要客观原因。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黄河流域尤其是中上游地区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及降水格局等发生变化,也是引起黄河下游来水量减少的重要原因。2黄河断流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进展[2]黄河自1972年至1996年,有19年出现断流,计642d[2]。断流机率为76%。断流天数90年代前期(1990—1995)比80年代前期

5、(1980—1985)增多了4.8倍,比70年代前期(1970—1975)增多了6.7倍。黄河断流出现以下新的特点:一是首次断流时间提前,80年代以前一般是在5、6月份发生断流,进入90年代以来,断流时间已提前到2、3月份。二是断流时间增长,90年代以前利津站发生断流的天数一般为3—20d,最长的是1981年为37d,1991年以来断流时间基本上是逐年增长。利津站1991年断流13d,1992至1996年依次为72、61、74、119、133d。三是断流河段由河口不断上延,断流的距离,70年代平均为130km,80年代为150km,90年代为300km,最长的是19

6、95年,将近700km。3黄河断流对黄河河口地区及三角洲地区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3.1黄河断流对三角洲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2]黄河三角洲的植被生态十分脆弱,是一块极易演替的不稳定的生态系统。黄河断流,将促使地表盐分积累加重,造成土壤返盐,使三角洲的植被分布趋向单一性。3.1.1对森林、旱田的影响黄河断流将导致农田灌溉面积减少,增加地表面的蒸发,加快土壤盐分向地表聚积速度,形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使生活在这一带耐盐性较低的植物片断化[4],变成一些小的斑块,形成森林、旱田植物的岛屿,造成大片土地荒废,蒿类、狗尾草等普遍草甸植物由伴生种变成了优势种。3.1.2对湿

7、生植被的影响湿生植被以芦苇为建群种,黄河断流,湿地萎缩,将使湿生植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减少,从而改变了以芦苇为基质的湿地景观,变成一些不连续的湿地景观斑块,增加了湿生植物随机性的灭绝机率。3.1.3对普遍草甸的影响三角洲土壤系近百年来的新淤地,成土年幼,草甸过程短,潜水位高,盐水易生地表。以蒿类、白茅为建群种的杂草型斑块,随着黄河断流,淡水资源得不到补充,土壤的盐渍化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使普通草甸植物变成许多小的种群、多度降低,而被以柽柳、獐茅为建群种的盐生植物乘机入侵,变成盐生植物斑块。3.1.4对湿生草甸的影响湿生草甸适宜生长于含盐量1%以下的土壤中,黄河断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