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

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

ID:20819989

大小:6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6

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_第1页
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_第2页
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_第3页
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_第4页
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博科夫文学与蝴蝶  []长期的科学探索活动从骨子里影响着纳博科夫本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小说美学思想。纳博科夫把他对蝴蝶狂热的迷恋贯注在他的作品中,并把这种迷恋浓缩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蝴蝶情结,该文从蝴蝶对纳博科夫的生命意义入手,解读纳博科夫的科学激情与文学。  [关键词]纳博科夫;蝴蝶;艺术    1.纳博科夫    1899年4月22日(儒略历),当代著名俄裔美国作家符拉基米尔·符拉季米罗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VladimirovichNabokov)降生于圣彼得堡波尔沙亚·摩尔斯卡亚街47号一个贵族家庭。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昆虫学家。作为

2、文学家,他用俄语、英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传记作品。“他强调语言与现实的主观性与虚构性,在作品中彻底打破传统的创作与思维模式,大量运用暗示、漫画式的夸张、滑稽模仿、语言的多义与歧义等手段来表现的主观、虚构和游戏等特性。”作为昆虫学家,他对鳞翅目有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些科学论文,当上了《新世界》杂志关于蝴蝶内容的撰稿人与审稿人,尤其是他发现的几种新品种的蝴蝶还是以他的姓命名的。更值得一提的是,纳博科夫把对蝴蝶的迷恋浓缩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蝴蝶情结缠绕于他的创作之中。“对鳞翅目昆虫的终身迷恋,不仅使翩飞的蝴蝶成为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个人化标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

3、影响了他的美学观念”。    2.蝴蝶对于纳博科夫的意义    纵观英美几十年来对纳博科夫的研究成果,可以见出这样一种现象:批评家们大多忙于对纳博科夫谜一样的作品本身的钩玄索隐。在很多西方学者的眼中,纳博科夫文体的独创就是他艺术的全部,但对于隐藏于他独创性背后的美学动因却兴趣不浓。比如,虽则知道纳博科夫的蝴蝶与文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却往往满足于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事实认证和表面了解,很少追问他的蝶学研究与他的文学之间有何内在的、美学上的关联,即,很少深究这样深层次的问题:他对蝴蝶的研究怎样影响他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他的科学之思怎样与他的艺术之思

4、与艺术创作水乳交融?简言之,他们很少追问蝴蝶研究对纳博科夫的个体生命与艺术生命有何实质上的意义,这不能不说是纳学研究的一大缺憾。自然,全面透视纳博科夫的蝴蝶研究对纳博科夫本人以及他的小说创作的诗学意义,就成为本研究无限度地回溯纳博科夫复杂而特异的小说美学思想时找到的原初出发点。  蝴蝶给纳博科夫的生命和艺术打上深深的烙印,因而,寻绎出他的蝴蝶研究对其本人根本内在、深层次的联系,方能从原初意义上解读出纳博科夫如何借助捕蝶活动与蝴蝶研究培育出贯穿其一生的将个体生命融入学术体悟的“元学精神”,解读出其“异常”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生发的超越性美学思想的内在根由。 

5、 蝴蝶早已成为纳博科夫最具个人特色的标志性符码,其人生和艺术皆与蝴蝶结下不解之缘,纳氏的个体生命与艺术生命打上了难以磨灭的蝴蝶印记。  终生像蝴蝶那样到处迁徙的纳博科夫在弥留之际眼中充满泪水,他对生存的留恋完全是因为他心中仍然有唯一一个难以割舍的遗憾,他说:“那只蝴蝶已经展翅飞走了,他的眼睛告诉我他再也没有希望活着去把它捕获”。这位将鳞翅目昆虫学(蝶类学)研究列为他人生至乐第一位、而将文学创作排在国际象棋、X球、足球后面而位居他最喜爱的职业之末的文学大师,再也不能享受捏着捕蝶X冰凉的把柄时那份颤栗的狂喜。然而,这位“被认为是自普鲁斯特与乔伊斯以来最具震

6、撼性原创力”的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学者、剧作家、鳞翅目昆虫学家可以毫无遗憾地安息天国,因为他将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学、科学与思想遗产留给了后人。  纳氏曾多次声言,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他会终生从事蝴蝶研究,而根本不会考虑靠写小说来维持生计。不过事实却是,勤劳一生的纳氏不但成为一代小说大师,而且也基本实现了作为一个著名鳞翅目昆虫学专家的毕生心愿。  从他7岁到78岁去世的七十余年间,蝴蝶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双栖活动”成为纳博科夫人生轨迹的双行线。奥克兰大学英文系教授、纳博科夫研究专家布莱恩·博伊德与美国鳞翅目昆虫学家罗伯特·M·派尔合作,将纳氏从1906年

7、开始撰写的科学论文及所有涉及蝴蝶及其文学意象的文学作品片断(包括部分之前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片断)一X打尽,编辑成一部长达782页的大书,命名  []长期的科学探索活动从骨子里影响着纳博科夫本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小说美学思想。纳博科夫把他对蝴蝶狂热的迷恋贯注在他的作品中,并把这种迷恋浓缩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蝴蝶情结,该文从蝴蝶对纳博科夫的生命意义入手,解读纳博科夫的科学激情与文学。  [关键词]纳博科夫;蝴蝶;艺术    1.纳博科夫    1899年4月22日(儒略历),当代著名俄裔美国作家符拉基米尔·符拉季米罗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Vladim

8、irovichNabokov)降生于圣彼得堡波尔沙亚·摩尔斯卡亚街47号一个贵族家庭。他既是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