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

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

ID:20848594

大小:112.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0-17

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_第1页
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_第2页
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_第3页
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_第4页
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院可转化科技成果汇编(第一辑)制药、医疗器械泰州市人事局编二〇〇七年六月611、紫苏卵磷脂软胶囊 用环保、安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新技术,完成了大豆卵磷脂生产工艺的研制及开发;紫苏籽油生产工艺的研制及开发,紫苏卵磷脂软胶囊的配方、剂型设计及生产加工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10998.4)和食品卫生许可证(许可证号:滇卫食XK字[2005]第0046号),于2006年5月9日通过了成果鉴定。该产品中含有明确的功能因子:α-亚麻酸、大豆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物质,这些功能因子的共同作用是该产品能

2、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脂类正常代谢,促进大脑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它作为膳食补充剂长期食用可有效降低普通人群普遍出现的活力、反应力、适应力减退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低免疫力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是老年人较理想的日常膳食补充食品。联系单位: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抗肿瘤一类新药景洪哥纳香甲素(GC-51)体外抗瘤谱筛选:对白血病、肺癌、肝癌胃癌等12个不同类型癌细胞株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对肝癌细胞显示出选择性细胞毒作用,IC50为7.3mM。体内抗肿瘤试验:对HepS肝癌有选择性抑瘤作用:腹腔注射给药,20mg/kg抑瘤率为63%

3、;口服给药亦有并行,200mg/kg抑瘤率为59%。人癌裸小鼠移植试验表明GC-512061mg/kg对人肝癌BEL-7902的T/C为50-53%,抑瘤率达47-50%;对人肺癌A549的T/C为48-60%,抑瘤率为40-52%。毒理研究: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对二种给药途径均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动物的骨髓造血功能无明显抑制,这一点明显优于大多数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小鼠LD50为100mg/kg(腹腔给药),治疗指数大于5.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GC-51无致突变作用。作用机制:通过cAMP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4、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被PKA特导性抑制剂所阴断,但不能被PKC特异的抑制剂所阴断。资源优势:GC-51从景洪哥纳香中分离得到,在叶中含量达0.1%,人工栽培该植物试验已成功。对白血病、肺癌、肝癌胃癌等12个不同类型癌细胞株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联系单位: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3、抗早老性痴呆一类新药——吡咯烷酮一类新药KMBZ-009是根据天然促智活性成分黄皮酰胺和国外研制的吡咯烷酮类促智药的结构,自行设计、合成系列新结构取代吡咯烷酮化合物。已获得四项授权专利。已完成药理、毒理等一系列研究和试验。KMBZ-009在获得性、巩固性、再现

5、性记忆障碍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其效价是国外发展的同类新药阿尼西坦的8倍以上。随着社会老年化,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已成为普遍问题,该药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动物模型显示对提高正常学习记忆有效,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 61主要治疗老年性痴呆、记忆力减退等。联系单位: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4、沙棘叶黄酮提取分离新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该技术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应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前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工艺提取率达到91.5%(按原药材计算)。通过考察2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沙棘叶黄酮的静态吸附—解吸附、动态—解吸附的吸附动力学研究,以沙

6、棘叶黄酮吸附率/解吸附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对沙棘叶黄酮具有高度选择性、特异性的大孔树脂SH-1、SH-2。SH-1、SH-2的静态吸附率、动态吸附率分别为92%、88%;静态解吸率、动态解吸率分别为94%、86%。分别考察影响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沙棘叶黄酮的工艺参数:上样液浓度、吸附流速、pH值、径高比、树脂量、洗脱剂种类、洗脱剂浓度、洗脱剂流速等。在此基础上,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应用多效连续提取(组罐)、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喷雾干燥为主要技术,研究提取分离沙棘叶总黄酮工艺技术。该技术已通过小试、模式试验、中试试验。应用该工艺提取分离

7、沙棘叶黄酮,含量可达到50%-75%之间,总工艺提取率可达到81.8%(按原药材计算)。通过技术查新,未发现相同技术在沙棘叶黄酮提取分离中的应用。该项目2006年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科技鉴定,国内领先。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5、抗肿瘤(乳腺癌、卵巢癌)一类新药61本项目从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植物中提取分离精制得到一种抗肿瘤化合物H-4.本项目已明确了该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果。已完成急毒、动物体外和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毒性低(LD50在1000-1500mg/kg之间,腹腔给药),动物体外(IC50在

8、0.04-3.5ug/ml之间)和动物体内均显示相当好的抗肿瘤效果(腹腔注射60mg/kg剂量时对小鼠S180抑制率为48.2%)。已研究出一条有效的适合产业化的提取分离精制工艺路线(从植物原料到有效行成分纯品总收率约0.5%),每年我国该植物产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