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凯末尔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胜一败的原因

浅析凯末尔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胜一败的原因

ID:20902827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浅析凯末尔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胜一败的原因_第1页
浅析凯末尔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胜一败的原因_第2页
浅析凯末尔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胜一败的原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凯末尔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胜一败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凯末尔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胜一败的原因  湖南汪北方  从时间上看,中国辛亥革命约十年后就爆发了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一战期间,虽然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作战,但英法忙于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土耳其的侵略,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在一战期间获得较大的发展,打破了过去民族资产阶级仅仅依赖与英美垄断资本取得联系才获得发展的局面。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虽然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却处于帝国主义国家抢夺殖民地,大搞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的一战的筹备阶段,所以发展仍然很艰难。  土耳其的资产阶级

2、革命领导人凯末尔本来就是军人出身,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1919年他将分散于各地的农民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军”,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由凯末尔直接指挥。这对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辛亥革命却缺乏一支这样的军队,要么依靠封建会党,要么依靠清政府的新军。这都不是革命党人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最终必将失败。而凯末尔政府还巧妙地利用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最终瓦解了帝国主义的反土耳其阵线。  1907年土耳其各党派各民族的统一代表大会以1905年俄国革命为榜样,第一次提出

3、了武装起义的口号。1908年7月,青年土耳其党人在马其顿发动爆动,结束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取得了革命的初步胜利。这次革命一方面具有反帝反封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洗涤了社会上的改良思想,为以后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而辛亥革命之前,戊戌变法的影响还很大,许多资产阶级分子还对改良抱有一定幻想,他们反对革命甚至仇视革命。后来向袁世凯一步步靠拢,对革命起了破坏作用。  凯末尔革命对帝国主义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不平等条款,而南京临时政府则对帝国主义妥协。  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丧权辱国的停战

4、协定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占领,激起了土耳其人民的强烈反对。很多游击队都被凯末尔收编到国民军里,没有被收编的游击队也在后方积极地配合了国民军的战斗。可见,凯末尔革命一开始就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农民的关系紧密。后来凯末尔为恢复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废除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法,宣布土地归耕种者所有。而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并无两样。同时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中,也没有提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农村中依然是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辛亥革命缺乏广大农民的拥护,影响了革命的深入发展。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发生在

5、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是第一个承认凯末尔政权的国家。1921年双方签订了《友好亲善条约》,苏俄宣布废除沙俄时期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土耳其以前割给沙俄的土地。同时,苏俄还给予了土耳其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不但如此,还得到了许多穆斯林国家的声援和支持。而中国的辛亥革命则缺乏国际援助,相反,袁世凯倒是得到了许多帝国主义的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两国革命一胜一败绝非偶然。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胜利,革命任务最终将会落到无产阶级的肩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