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

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

ID:2090354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7

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_第1页
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_第2页
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_第3页
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_第4页
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 谨防四类伤害夺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谨防四类伤害夺命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谨防四类伤害夺命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谨防四类伤害夺命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谨防四类伤害夺命每年8万孩子死于意外谨防四类伤害夺命  暑期到来,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孩子仿佛脱笼的小鸟。当孩子嬉戏玩耍时,安全隐患常常“潜伏”在周围:在中国,每年有8万余名儿童因伤害而死亡,而暑假是高发期。本周记者和专家一起梳理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几大排行榜,专家提醒,暑假期间家长要留意孩子的安全,培养他们预防伤害的意识,最好别让“小鬼”独自“当家”。  7月18日傍晚,记者在角门南站附近一小区门口看见,贴

2、满了卡通图片的蹦蹦床很受孩子们的欢迎。3个小孩在一张直径不到2米的蹦蹦床上欢快地跳着,孩子们不时地会撞到一起,人压着人,一同滚落到垫子上。  这样的危险画面,在不远处的地铁公益西桥出口附近的儿童游乐场也在上演着。在这里,有弹力的水床和蹦蹦床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水床离地有40厘米,四周没有防护围栏,任由孩子们跳来跳去。蹦蹦床离地米,虽设有防护围栏,但是从1岁多的小孩子到五六岁的大孩子都在里面跳着,往往是小个子的孩子还没有站稳,就被大个孩子跳起的力量弹倒在地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教授李榴柏表示,水

3、床、充气蹦床,一般看上去柔软又有弹性,看似安全,但很容易导致跌倒伤害。“玩蹦蹦床时应保证每次只有一个孩子在上面,如果多人玩耍,每个人的振幅不一样,会有危险”。当很多人在蹦床上一起玩时,就有被撞倒或压倒的危险。如果被撞在胸口上,有可能胸口软组织受伤,重者会肋骨断裂。一张蹦床上,孩子越多,危险系数就越高,碰撞及踩踏意外就会更多。  李榴柏表示,跌倒或坠落是导致儿童伤害发生和残疾的首要原因。近5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儿童伤害门急诊病例中,跌倒/坠落排在第一位。10岁以下的儿童是因跌落或摔倒而受伤甚至死亡的高发人群,其中1-4岁幼儿的跌

4、落或摔倒大多发生在家里。  李榴柏强调,“如果孩子发生跌倒或坠落,应密切关注跌倒后孩子的反应。如果某一部位疼痛或有困倦表现,应赶快就医”。  如果孩子头部受伤,导致意识不清,要立即叫救护车;同时,将意识不清的孩子侧卧,手放在头下,保持呼吸畅通,等待救护。万一发生了骨折和关节脱位,千万不要随意地移动或搬动孩子,这可能会引起受伤处进一步的错位,以及血管破裂出血。  最近,有多起小孩儿卡在高层楼窗户护栏上的消息见诸报端,引起广泛关注。  李榴柏表示,两层及两层以上的楼房,应安装窗户护栏。护栏应选择竖向排列、间距小于10厘米宽的栏杆,避免

5、使用横向栏杆,以免儿童攀爬。同时,确保窗户和阳台边没有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低矮窗台应有防护栏。  如果家中是有楼梯的复式楼房,楼梯应当有扶手,楼梯的顶部和底部应安装楼梯门,以防儿童从楼梯上坠落。  孩子从床上跌落也是很常见的情况,对此李榴柏表示,儿童床周围的地板上应放置地毯等软性防护材料,以防儿童摔出时受伤;使用抗冲力的海绵等包裹家具锐利的边角,以防儿童碰伤;睡床应靠墙壁并有护栏。  此外,应保持地面不湿滑;在浴室应使用防滑垫。清除地面障碍物。使用抗碎玻璃或给玻璃贴膜,以防儿童跌倒时发生玻璃的割裂伤。  对于年龄较大、活

6、动力较强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时发生跌倒或摔倒的情况比家里要多,李榴柏表示,家长应该教育儿童注意识别危险警示标志,远离危险环境。教育孩子不要在楼梯上推拉玩耍,不要跳级或下冲。参加滑冰、单轮轮滑和滚轴溜冰应佩戴头盔和护腕等安全防护装置。  同时,李榴柏建议,那些提供儿童户外运动场地的商家也要重视,户外游乐设施要使用弹性橡胶、木板、树皮或沙子做器械和地表材料。及时清除社区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如加强建设工地安全巡查、覆盖孔洞、缝隙,清除突起物等,防止儿童坠落或绊倒。  暑期,不少孩子都会在小区道路上骑自行车或驾驶小型电动车玩耍。市民郑女士

7、家有一个5岁大的男孩小峰,郑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孩子小,骑车速度慢,自己能跟上孩子的速度保护他;现在孩子大了,骑车的速度也很快,“我就算跑也跟不上他骑车的速度。”已经出现过几次较危险的情况,让她心惊胆战。“我现在尽量让他少骑车,怕他被汽车撞上,也怕他撞了别的小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中心副研究员汪媛表示,骑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家长应该提前告知他们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要求他们佩戴护具,“再热的天也要佩戴”。  如果孩子不能理解交通规则的话,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相关的儿歌,以便他们能记住、理解。  汪媛

8、表示,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儿童伤害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超速、酒后驾驶、没有使用合适的约束装置、骑/乘自行车或摩托车没有佩戴头盔等,都是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  有私家车的家庭,应正确安装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不同年龄要配置不同的安全座椅。安全座椅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