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

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

ID:20963219

大小:22.2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8

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_第1页
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_第2页
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_第3页
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_第4页
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年观“平语近人”有感范文稿多篇汇编《平语近人——一枝一叶总关情》观后感以史为鉴以人为本观看了央视的《平语近人——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后。思绪万千,感慨之心久久不能平静。非常喜欢节目里提到的清代名家郑板桥的那首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小小的七品县官。郑板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官职卑微而放任自己,随波逐流。他把关注民间疾苦为己任。体恤民间的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就要把老百姓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放在心上。他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境界。通过这首

2、诗,不由得让我由衷敬佩。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去学习的。回顾一下历史。自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大潮涌入中华大地以来。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工业建设大发展。经济和民生蒸蒸日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一片片棚户区消失不见了,一片片优雅舒适的居民区拔地而起。商场里供应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各式的新潮服装,流行于街头。百姓的餐桌,出现了鸡鸭鱼肉。百姓的钱包,一天天鼓了起来。然而,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一部分人在接触西方世界以后,在糖衣炮弹的轰炸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上政治上的巩固学习。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发生了扭曲。开始崇

3、洋媚外,向往纸醉金迷的生活。在这部分人的影响下,渐渐的,腐朽的资产阶级小情调生活慢慢的传播开来。侵蚀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各行各业的工作上,开始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开始收受红包,索要回扣。开始培植势力,买官卖爵。贪污受贿日渐成风。随着世风日下,各地民怨鼎沸。“政治所兴在顺民心,政治所废在逆民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65周年大会上所引用的《管子·牧民》中这段话所讲的那样。在民心渐失的形势下。在国外的反华势力的操纵下,一部分“东突分子”和思想极端的反党分子,频繁制造事端。妄图推翻我党的领导和破坏我们国家的安全稳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

4、恐慌,严重影响了百姓们的安居乐业。这种势头,引起的党中央领导的关注,也让当时任地方领导的习近平引起了深思。“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正是习总书记心怀中揣着的这条执着不变的人生信条。在党的十八大后。开启了新的时代,中华大地奏响了新的篇章。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史为鉴,以人为本”,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大刀阔斧的对我们的党,军队,政府机关,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部署。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打老虎,拍苍蝇”和轰轰烈烈的“扫黑除恶”运动。一时间,举国上下,一片沸腾。党政监察部门的热线举报电

5、话此起彼伏,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大江南北,关内关外马不停蹄的调查取证,抓捕罪犯。随着一个个大老虎相继落网,一个个黑道老大认罪伏法。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什么是为民?为什么要为民?怎么样为民?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用行动给我们以解答。正是因为习总书记的顺民心,应民意。又一次在危机关头,把我们的党和国家,拉回了正确的轨道。把全国人民的心又一次紧紧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忘本来,才能开启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创新”。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中,希望我们的党,持之以恒,“以史为鉴,以人为本”。继续努力奋斗,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安定生活。观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

6、用典》有感范文简稿10月8日晚,《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第一期正式在央视开播。该节目共分为十二期,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依次播出。在学习习总书记相关书籍时,就曾认真阅读了《习近平讲故事》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两本精彩的故事性的书中,深深领会到,积累知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今天,“平‘语’近人”的播出,更是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正如主持人康辉解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当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关联。”回过头来,

7、思考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思考工作内容,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更要注重加强平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从“平‘语’近人”中,我们既懂得了什么是为民,也懂得了为什么为民和怎么为民。习近平书记引用的每一处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都丝丝入扣,恰到其份。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的序号中,作者曾提出:“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总书记把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华章佳句,转化成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过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

8、是他汲取沉淀大量古典文化的七年,也是他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以人民为中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七年。七年的知青岁月也为年轻时期的总书记奠定了深厚的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