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ID:20970775

大小:7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_第1页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_第2页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_第3页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_第4页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病因本病病因不明,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一)主要的危险因素1.年龄、性别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的女性。2.高血脂血脂异常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降低,载脂蛋白B增高都认为是危险因素。3.高血压血压增高与本病密切相关。60%-70%的冠状动脉

2、粥样硬化病人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4.吸烟吸氧者(被动吸烟)比不吸烟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本病发病率高。(二)其他因素肥胖,缺少体力活动,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的食物者,遗传因素和A型性格等。还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胰岛素抵抗增强、血中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增高、病毒、衣原体感染等。临床分型根据病理生理的变化,将冠心病分为两大类:(一)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二)慢性冠脉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

3、心肌病。心绞痛(一)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阵发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特点为:(1)诱因:常发生于过度劳累、焦虑、生气、饱餐、寒冷、上楼、爬坡及吸烟、酗酒等。(2)性质:压榨样、烧灼感、憋闷感觉,发作时伴有面色苍白、皮肤发冷,或出汗、血压升高等症状。偶有濒死的恐惧感;有些患者仅有心前区不适。发作时患者被迫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3)部位:主要位于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放射至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环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4)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持续数分

4、钟(3~5分钟),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1次,亦可1日内多次发作。(5)缓解方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二)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中除稳定型心绞痛之外,心肌缺血引起的缺血性胸痛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如恶化性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静息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等。临床表现:胸痛的部位、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但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间延长、含化硝酸甘油疗效差;较轻微活动即能诱发,休息时也可发作。专业技术资料分享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脉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

5、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诱发因素有: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原因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冠脉动脉血流量锐减;重体力劳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致使左心负荷明显加重;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加哦,心肌收缩力、心率、血压增高,冠状动脉张力增高等原因均可发生心肌梗死。临床表现(1)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及心绞痛等前驱症状。(2)发病时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超过30分钟,呈

6、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烧灼感,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重,常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3)少数患者胸痛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发热、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休克及心力衰竭等表现。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上腹部和背部,表现为牙痛、胃痛、以被误诊。(4)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快等。一般在胸痛发生24~48小时出现,体温一般在38℃,不超过39℃.(5)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肠胀气等,重症者看发生呃逆。(6)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起病24小时内衣发生心律失常。可伴有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

7、。心律失常以濒死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心室颤动室急性心肌梗死早起的主要死亡原因。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速。(7)低血压可休克:胸痛发作期间多见血压降低;但是疼痛缓解后收缩压扔低于80mmHg,且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尿少、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一般多发生在起病数小时至1周,主要为心源性休克。(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