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烈士绝笔家书

抗战烈士绝笔家书

ID:20991547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抗战烈士绝笔家书_第1页
抗战烈士绝笔家书_第2页
抗战烈士绝笔家书_第3页
资源描述:

《抗战烈士绝笔家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抗战烈士绝笔家书    68年前的今天,中国全面抗战的枪声在卢沟桥打响。数以千万计的爱国志士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告别父母妻儿,毅然奔赴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    战火在这头,亲情在那头。是怎样的信念,让他们舍弃小家,甘愿献出生命!昨天,记者在淞沪抗战纪念馆读到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它是一位抗日将领在为国捐躯前写下的绝笔信。    “试看倭奴凶焰到几时!”    满弟:    近未得你信,甚念想。身体好。我旅现已编为十一预备师,师长为前旅长。我已调充第一旅第一团少校团副,我连已改编为十一预备师第一旅一团一营一连,连长职交易排长接替。    十一月一日即开上

2、海参战,吾素志已达。此去当与敌一争高下,试看倭奴凶焰到几时!吾兄弟或将从此永别,此无丝毫悲虑,为国家民族争生存,真大荣幸!家事弟当负以后完全责任,吾无积蓄,妻儿生活当有累于汝等者,此余恨事耳。    到沪后当有信告,吾体近转健,毋为虑。手此,顺叩    安好    兄学苏手启十月廿八日    民族气节让人动容    写信人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的一名副团长,名叫方学苏。1937年11月1日,他的部队奉命从湖南出发,开赴上海,阻击在金山卫登陆的日军。就在写完这封信的一个多星期后,该团在枫泾与日军正面交火,方学苏在激战中中弹牺牲,那年他才30岁。    信开头所称

3、的“满弟”,是方学苏的弟弟方强,湖南当地话中常把最小的弟弟叫做“满弟”。1998年,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千里迢迢赶赴湖南常德,从已是80高龄的方强老人家里找到了这封信。“信虽简短,但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抗日决心和民族气节,让人动容。在写信时,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连后事都交待好了,托付其弟照顾妻儿。”沈建中说。    从信中读懂父辈    方强老人已在3年前过世,记者昨天联系到方学苏的儿子方亚龙。    “父亲牺牲的时候,我才1岁多,那时候母亲正身怀六甲,妹妹是在父亲牺牲一个多月后出生的。”如今已年近古稀的方亚龙说,母亲非常不易,强忍着丧夫

4、之痛,独自将2个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提起父亲,母亲总是很伤感,我也不敢多问。父亲的事迹是叔叔慢慢告诉我的。”方亚龙说。    “高中的时候,叔叔就开始给我讲父亲,还把父亲的绝笔信寄给我。虽然我的记忆中没有父亲的音容笑貌,但从信中,我逐渐认识了父亲,我为父亲感到自豪、骄傲,他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很了不起。”    方家经过多方查找,寻到了方学苏牺牲时的详细史料。1937年11月8日,方学苏所率部队与日军浴血搏斗,方学苏负伤,团长劝他退下,他坚决不肯,说:“枫泾为我战略要地,枫泾失,浙西非我有矣,岂可因伤而退?”方学苏从容包扎好伤口,誓与日本侵略

5、军血战到底,2天后牺牲。1990年方学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如今,方亚龙也给子女讲述爷爷英勇抗日的故事。今年清明,他还特地带儿子来到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缅怀先烈,告慰父辈们的在天之灵:每个中国人都将永远记得,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