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ID:2101177

大小:4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4

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_第1页
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_第2页
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_第3页
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_第4页
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爱情主题论文真实主义论文:论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内容摘要:从第一部歌剧《达芙尼》的诞生到蒙特威尔第、罗西尼、朱塞佩·威尔第,意大利人为歌剧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论述了欧洲歌剧的产生及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关键词:爱情主题真实主义宣叙调欧洲歌剧艺术是如何产生的?一般音乐史学家认为有三个来源:一为希腊的悲剧。在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的“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伟大的悲剧作品上演时,往往有音乐作伴奏,并以合唱承担剧中的集体角色,或以伴唱作客观评述。当时在古希腊剧场舞台的前沿,辟有一地,为合唱队队员的座位,称

2、“合唱队席”。那时音乐已在戏剧中占有一席之地了。二为中世纪的宗教剧、神迹剧、田园剧。宗教仪式剧最早是10世纪表现玛利亚上基督坟墓的故事,同时唱复活节进台经附加段。田园剧多为传奇题材或乡村题材的舞台剧,起先音乐很少,甚至不用音乐。神迹剧则由宗教剧演化而来,演出于城市。三为民间喜剧中的两幕之间配有音乐的戏剧,即幕间剧,在16世纪不乏其例。另外,还有以牧歌风格写的戏剧——牧歌剧,等等,均成为歌剧的前身。19世纪、20世纪之交意大利最后一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也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优美迷人的旋律和丰富的艺术手段占据着歌剧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普契尼1858年诞生于意大利路

3、卡,当时意大利乐坛仍是威尔第不可动摇的天下。而写实主义的歌剧渐渐抬头,普契尼却能在这种前有大宗师、又身处众家师兄弟包围之情况下,建立具有独特个人色彩的歌剧世界。他在米兰音乐院所谱写的处女作《群妖围舞》(levilli)即崭露头角,除了早期的《埃德加》(edgar)和中期的《燕子》之外,无一不是精彩万分的杰作。普契尼立志创作歌剧,他一生共写了十部歌剧,几乎每一部都成为传世之作。《曼侬》《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至今仍在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的歌剧剧情发展引人入胜、人物及其遭遇贴近日常生活、艺术手段丰富新颖,既承袭了意大利歌

4、剧的优良传统,又与世纪之交音乐发展的新成就相结合,成为意大利歌剧优良传统在世纪之交的新发展。一、真实主义的美学趣味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产生,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紧密联系。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迎来国家独立,成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意大利王国。但是国家统一的经济政治基础并不牢靠,意大利人民,尤其是农民,不但没有自由解放,反而陷入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的困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了一些同情贫穷农民和城市贫民悲惨遭遇的作家,他们把描写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视为己任,力求真实反映他们的贫苦生活和他们的悲欢离合,以此暴露社会的黑暗面。他们的写作方法接近于自然主义,不惜再

5、现情杀事件,只求环境和情感的真实。人们把这类作家的创作倾向概括为真实主义,而把他们的作品称之为真实主义文学。普契尼的全部创作虽不能完全用真实主义来概括,但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会发现他的美学趣味显然受到真实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如对贫苦下层小人物的偏爱,对凶杀、恐怖、死亡的描写等。普契尼偏好于塑造贫苦下层小人物,他生平体验过穷学生、穷艺术家生活的穷困,同情在生活漩涡中争斗的失败者。这些在他的《艺术家的生涯》中有着极为深刻的表现。19世纪末的意大利,文明的发达与灵魂的堕落同时存在,普通意大利人不再关心人类、民族的命运,他们把那些宏伟深刻的哲理命题视为虚伪做作。普契尼的创作正是适应

6、这种世纪末的需求而产生的。“我热爱小人物,如果他是真实、热情而富于人性的,并且能通向心灵深处的。”于是,巴黎穷人区娇弱可怜的绣花女咪咪、轻信但忠于爱情的日本妇女巧巧桑、温柔体贴为爱而死的女仆柳儿纷纷呈现在世人面前并牢牢地印在观众心中。这与威尔第的歌剧有着明显的不同,威尔第更善于以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表现男人的万丈光芒。普契尼的歌剧受真实主义的思潮影响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对凶杀、恐怖、死亡的真实描绘。在普契尼的所有歌剧中,几乎每一部歌剧的女主角都在落幕之前死去——《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贫病交加而死、《托斯卡》中托斯卡坠楼而死、《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切腹自杀、《图兰朵》中的柳儿自刎

7、而亡……除了死亡的女主角,剧中死亡的场景还有不少:《三折画》中米歇尔掐死了路吉、邪恶的斯卡尔皮亚被刺死、卡瓦尔多西因窝藏政治犯而被枪毙。悲剧的结局,死亡的恐怖,不能说不是真实主义的影响。二、贯穿始终的爱情主题和为爱情而死的女人们“为我准备这样的剧本,以便让我使全世界都流泪。”普契尼的歌剧题材,不同于威尔第的强烈爱国、民族情感题材,也不同于瓦格纳的神话传说题材,他只写日常生活当中小人物的真实情感,尤其崇尚爱情。他的每一部歌剧都着眼于爱情。对爱情的绝对忠诚最突出地表现在《蝴蝶夫人》中。日本艺妓巧巧桑爱上了美国海军大尉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