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ID:21034867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4页
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分析王芳安新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北香河065400【摘要】目的:探讨牙源性颂骨囊肿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其术后骨腔愈合、复发等情况。结果:138例牙源性颌骨囊肿分别采用血块充填法、碟形手术、囊腔楨骨术及袋形缝合术4种手术方式,术后随访6个月〜5年,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肿周围骨质再牛.改建,病变骨腔逐渐缩小,骨质修复良好。结论:不同类型牙源性颌骨囊肿,应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囊腔植骨术是治疗骨腔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关键词】牙

2、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治疗;植骨【中图分类号】R27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459-02牙源性颌骨囊肿是一类来源于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于颂骨内的囊性病损。其中牙源性根端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临床较为常见。我科2005年〜2010年间共收治牙源性颂骨囊肿患者13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其术后愈合等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138例中,男78例(565%),女60例(435%);年龄7〜71岁,平均年龄384岁;其中14岁以下12例(87

3、%);14岁~25岁30例(217%);25岁~40岁33例(239%);40〜70岁60例(435%);70岁以上3例(22%),病程以05〜2年为多见。12部位与范围:上颂骨囊肿63例(457%),前牙区多于双尖牙区及磨牙区;下颂骨囊肿75例(543%),磨牙区多于前牙区及双尖牙区,其中下颌角及升支27例,最大的囊肿占据下颌骨体及整个升支部。在上、下颌骨囊肿中,前牙区45例(326%),后牙区93例(674%)o13临床表现:以局部肿胀就诊者27例(587%),疼痛感染者66例(478%),局部牙齿松动45例(326%),局部麻木感

4、21例(152%),体检发现18例(130%),有44%的病例扪及乒乓球样感。14临床分类:主要分为4类[1],其中根端囊肿67例(486%),含牙囊肿48例(348%),牙源角化囊肿19例(138%),始基囊肿4例(29%)。15手术治疗方法15.1血块充填法即任遗留的骨腔内充满血块待其自行机化,适用于小的囊肿术后。本组共33例(239%)均为根端囊肿。15.2碟形手术将遗留的骨腔边缘尽量用咬骨钳、骨凿或SUGRYBONE超声骨刀去除,变为浅碟状的骨腔,这样外覆的肌或软组织可以压向腔底以消火死腔,特别适用于下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本组共5

5、1例(370%),.其中根端囊肿13例,含牙囊肿29例,角化囊肿7例,始基囊肿2例。15.3囊腔植骨术在遗留的囊腔内植骨促使骨化。我们选用经冷冻干燥辐照火菌同种骨粉植骨。本组共39例(283%),.其中根端囊肿21例,含牙囊肿14例,角化囊肿3例,始基囊肿1例。15.4成形性囊肿切开加囊肿摘除术(亦称袋形缝合术)即从口内打开囊肿切除部分囊壁及粘膜,并将粘膜与囊膜相互缝合使囊腔与U腔相通引流自如。特别适用于大型或巨型囊肿[2],缺点是疗程较长。本组共15例(109%),其中含牙囊肿5例,角化囊肿9例,始基囊肿1例。2结果在138例牙源性颌

6、骨囊肿中,67例根端囊肿、48例含牙囊肿、19例牙源角化囊肿和4例始基囊肿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术后病变骨腔愈合吋间和方式不同,术后随访6个月一5年,临床观察病变骨腔均显著缩小,全景曲面断层片和CT检查显示原手术部位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原病变骨腔体积明显缩小、其至消失,提示新生骨质生成,骨腔逐渐修复,骨质修复好。其中7例骨腔较大、囊腔植骨术后感染者,填充骨粉未能正常形成骨愈合,3个月后从瘘口处排除数量不等的植入骨粉,感染率为179%。术后随访第1年和第2年均无一例囊肿复发,第3年角化囊肿复发1例,复发率为22%。3讨论3.1组织来

7、源:颌骨囊肿按组织来源与发病部位分为:牙源性与非牙源性囊肿。牙源性囊肿,是指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剩余上皮发生的一组囊肿,可以是炎症性的(如根端囊肿),也可以是发育性的(如含牙囊肿)。上皮可能来源于牙齿形成器官的剩余上皮,不的牙源性囊肿可能来源于不的剩余上皮,其包膜完整,穿刺及X线可确诊,一般抗感染效果不明显。颂骨囊肿因早期无自觉症状而不易被发现,由于囊肿的不断增大、周围骨质的吸收,穿破骨皮质,使局部膨胀,按压有乒乓球感或面部畸形吋方才就诊。较人的囊肿可影响鼻腔、上颌窦腔、眶内及翼后窝等结构。3.2影像学检查:全景曲面断层片表现:为清晰圆

8、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但角化囊肿中有吋边缘可不整齐。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为单房或多房,内含囊液,CT值约4〜40HU。随着囊液积聚囊腔增大,可伴少量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