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与护理

浮针治疗与护理

ID:21044535

大小:1.9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17

浮针治疗与护理_第1页
浮针治疗与护理_第2页
浮针治疗与护理_第3页
浮针治疗与护理_第4页
浮针治疗与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浮针治疗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浮针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杨振宇骨科、神经外科一、简介二、操作特点三、疗效特点四、针前准备五、针刺操作六、常见并发症七、注意事项一、简介浮针是浮针疗法(Floating-AcupunctureTherapy)的简称,也是其专用工具一次性使用浮针的简称,因仅仅作用在皮下层,像浮在肌肉上一样,又因为发明人姓符(符仲华),与浮谐音,故称浮针。简介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几乎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等特点。简介浮针疗法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面积是传统针刺的20-30倍,

2、所以其疗效也大大提高:(1)只要是适应症,每次都当场见效;(2)每次只要一两个进针点,传统针灸需要10-20个穴位;(3)治疗的次数,一般慢性病变3-4次即可,而传统针灸一个疗程就需7-10次;浮针适应症一般来说,只要是针灸的适应症,浮针疗法多能胜任,具体来说,大至如下: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踝关节陈旧性损伤、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胆囊结石、慢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泌尿道结石、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痛经、顽固性面瘫等等。二、操作特点浮针疗法与目前针灸临床常用的疗法比较,在操

3、作方法上不同,有其特点:(1)针尖必须直对病灶(2)针体在水平运动(3)均匀柔和的扫散动作(4)留针时间长三、疗效特点(1)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同时对感觉麻木、胀满等感觉异常的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2)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进针完毕即可收效。(3)留针时能保持这种疗效,留针达到一定的时间,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疗效特点(4)安全无副作用,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甚至因为是针体仅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原因,传统针灸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5)对软组织伤痛等疾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对恶性肿

4、瘤引起的疼痛(副癌综合症),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然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止痛方法;疗效特点(6)因为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回家,不需要象传统针灸疗法那样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所以治疗场所的空间利用率较高;(7)费用低,因为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次数较少,虽然一次的治疗费用要比传统针灸疗法多,但总体上要节省费用。(8)因为操作时间短,浮针疗法的操作对室内的温度要求较低,在寒冷的天气里比传统针灸有优势。四、针前准备(一)选择体位如体位选择不当,在施术过程中病人紧张,医生进针、行针不便,给病人造成痛苦。因此,治疗时必须根据治疗所选进针点的具体部位,选择适

5、当的体位,便病人放松,同时便于施术操作。临床上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体位选择(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分进针点。(2)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治疗。(3)俯卧位:适宜于在头、项、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的一部分进针。(4)俯伏坐位:适宜于项、背部的进针。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针刺前准备(二)明确疼痛点疼痛点在软组织伤痛的临床上,指的是激痛点(myofascialtriggerpointMTrP)不仅仅是病痛的所在,多数情况下也是病痛的原因。针刺前准备(三)确

6、定进针点进针点的选择关系到进针顺利与否,关系到疗效的好坏。在选择进针点的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四点原则:(1)小范围病痛进针点近,大范围、多痛点的远;(2)多数情况下,选择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处;特殊的如在肋间,不必拘泥上下左右,可以斜取进针点;(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凹陷、突起等处,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4)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不要有关节;五、针刺操作(一)进针、运针。进针进针时局部皮肤要松紧适度,现在多采用浮针专用进针器进针。运针是指针入皮下后到针刺完毕之间的一段操作过程。运针时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运针深度一般掌握在2

7、5°-35°之间。对范围大,病程长的病痛,运针深度可长,反之,则短。针刺操作(二)扫散扫散动作: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便针尖作扇形运动。扫散动作是浮针疗法区别于以往所有疗法的重要特色。对临床疗效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扫散时间一般为2分钟,次数为200次左右。针刺操作(三)留针和出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治疗效应。因为,临床上常常发现运针完毕疼痛即减或消失,但若随即起针,病痛常会复作。留针可维持即刻疗效。在留针时多用胶布贴敷,把软套管的针座固定于皮肤表面即可,为安全起见,进针点处可用消毒干棉球覆盖一薄层后用胶布贴敷。六、常见并发症针体仅入皮下,没有

8、较长时间的酸胀麻等感觉,只是在透皮时很短时间的刺痛,所以浮针疗法比传统针刺疗法更为安全,一般不会出现滞针、弯针、断针等异常情况。但如果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