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

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

ID:21070899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_第1页
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_第2页
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_第3页
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_第4页
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收入分配;消费  :F275.4:A:1006-4117(2011)03-0146-02    2010年以来,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收入分配差距引发的社会多层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为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2、的现实并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文章从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于其消费倾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低于经济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低于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低于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截止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0%,比1992年下降11.3个百分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2002年的0.

3、85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0.56,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2002年的0.85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0.71。(中国X)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基尼系数则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2003年达到0.46,2007年则为0.48,2008年基尼系数为0.65。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  居民可支配收入简单的说就是指在家庭总收入中,除去一切必要花费之外,居民可随意支配的部分。总体上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

4、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由公式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工资和社会保障支出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据收入法计算:1993—2007年,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8%增至14.81%,增加3.13个百分点,企业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增加6.62个百分点;而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低至39.74%,降幅达9.75个百分点(贾康,2010)。居民劳动报酬的降低必然导

5、致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2季度我国居民的平均每人季可支配收入为9757元。平均每人季总收入10699元,居民的平均每人季可支配收入约占均每人季总收入的91.2%。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2个百分点,但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见表一)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第一产业相对于第二、三产业的增长幅度来说仍有差距,这也说明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一般占GDP的30%-50%,而中国2008年的这一比例仅为7.5%,这说明我国

6、的社会保障水平并不高。以上可以看出,在居民工资水平较低和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较低。  表一: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1-2季度)    注1: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注2:该表为初步核算数据。  国家统计局X站——季度数据统计  (二)城乡收人差距对比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个人收入仍有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而农村居民人

7、均纯收入5153元,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的纯收入大体上在3.3:1这样的水平上,(中国X)农民的收入还比较低。所以,农村的发展没有跟上是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较高预防性储蓄动机  中国居民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进入21世纪以来,居民的储蓄总额并没有明显的降低,究其原因,一方面,相对于储蓄,大部分普通民众对于理财方面仍抱审慎态度,尤其受经济危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于理财持犹豫态度。随着房价、教育、医疗等支出费用的不断增加

8、,居民对于自己的预期性支出变得越来越谨慎,增加储蓄也就成了应对未来不断增加的不可预测性支出的可靠的手段。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必须为子女的教育、婚育等负责任的大家长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产生了尽早未雨绸缪的想法,进而增加了对这种支出的必要储蓄。从2000年至2008年,我国的居民储蓄总额不断增加,到2008年达到217885.4亿元。(见表二)在我国,有高达69%的人感觉储蓄不足最没有保障,有65%的人储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