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

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

ID:21080459

大小:173.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19

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_第1页
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_第2页
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_第3页
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_第4页
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教程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 课后思考题详解说明:本部分主要对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对个别题目进行了整理和修改。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答:(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这一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2)教育

2、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参见本章复习笔记。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区别何在?答:(1)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参见本章复习笔记。(2)原始社会教育与奴隶社会教育的区别①原始社会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②原始社会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在专门的场所进行,学习间接经验,与生活、生产活动相脱离。③原始社会教

3、育无组织、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奴隶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有专职的教师,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④原始社会教育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而奴隶社会教育则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⑤原始社会教育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括多种方面,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而奴隶社会教育学习的内容脱离生产、生活经验,学习遗留下来的间接经验,以“六艺”为主。3.试析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理

4、解“光明来自东方”这一论断?答:(1)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亚非文明古国是指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是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学知识及学校的萌芽。①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学校的产生无疑是一种进步现象,它对于传播科学文化、发展社会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保存日益增多的知识,单靠口耳相传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创造了文字,出现了教学的场所和专门的人来进行教学工作,学校教育由此产生了。②亚非文明古国的教育对其他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不仅

5、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而且其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教育机构种类繁多,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后来各国纷纷前来学习,从而对其他各国甚至是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可以说,亚非文明古国的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端,并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2)对“光明来自东方”的理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始自东方,正如一些不怀偏见的西方学者所肯定的:“光明来自东方”、“历史从东方开始”。尤其是象征人类走向文明的教育的发达亦以东方

6、为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②各国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③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④与教育内容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具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适应力。⑤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单从教育这一方面就可以

7、看出“光明来自东方”,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4.人类文明(包括文化教育)的发展是否存在多中心?如何看待“西方中心论”?答:(1)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存在多中心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文化教育方面是以亚非国家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为起源的,东方文明是最初的中心,并由此而传向世界各地。人类文明既兴起于东方,又在东方得到充分的发展,继之通过各种媒介向西方和全世界各地传播,而其他地方的文明发展或多或少都带有东方文明的气质和特点。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并由此将科学文化知识和学校教育进一步发扬光大,丰富完善,对其他的地

8、方产生影响和作用。在此条件之下,其他文明则处于模仿或者崇拜之心理,将东方文明保存、继承以及发挥,并对其进行一些改造,形成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套自身的体系。但是,这种文明的起源或者积淀仍然是以东方文明为基石的,仍然尊崇东方文明为中心。(2)对“西方中心论”的看法所谓的“西方中心论”,主要是一些西方学者以文明起源者的角色来推崇的西方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在其后的发展中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