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常见病防治

兰花常见病防治

ID:21095944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兰花常见病防治_第1页
兰花常见病防治_第2页
兰花常见病防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兰花常见病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兰属兰在江浙一带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兰叶黑斑病、白绢病、茎腐病、炭疽病、根腐病、拜拉斯病(病毒致病)等数种。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有害真菌、细菌、病毒侵害兰草,给兰苗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间接原因,多半是小环境卫生条件差。通风透气性能不好,盆内水分长期渍留,用药过量,盆内植科长期处于偏酸状态等,也是造成生病的原因。    兰花常见病有:炭疽病:   发病条件:在兰花整个生长过程中炭疽病最易发生,在南方病斑区的分生孢子可以不断繁殖蔓延,无明显越冬期.但以梅雨季节最为严重,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植株和植料带病菌,通风和采光条件差,施肥太浓,栽培管理粗放,是发病和病情加重的原因

2、。在北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苗组织内越冬,第二年4月病苗组织内的菌丝体开始活动,向周围叶片和植株扩展,从叶片伤口侵入并产生新的红褐色病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叶面上有水滴的条件下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从叶面角质层、气孔和伤口处侵入,经过14~21天的潜伏期后,引起发病.炭疽菌也可处于潜伏侵染状态,等到寄主进入生长中后期才开始发病.病斑区产生分生孢子借飞溅的水滴和兰叶间的接触进行传播导致病害的蔓延.气温在20度开始发生新的病斑,当气温在25度~29度,相对湿度高于80%有利于该病的流行.   症状:兰花的炭疽病主要有两种:一种侵染老叶片.大多开始于叶尖,初期

3、有褐色略下陷的小点,有时有水渍状,然后扩大为圆形至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大病斑.病斑区凹陷,病斑中央呈灰褐色至灰白色,病斑与健康区分界明显,后期病斑边缘变成褐色至黑褐色,从而造成叶片成段枯死,病斑两面均可见轮生状的黑色小点.病斑发生在叶缘时会出现半圆形灰褐色斑块或云纹状发生在叶中就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病斑,直径可达2~20mm.另一种侵染幼苗嫩叶,大多先从叶基部开始,扩展后轮纹斑,严重的造成新叶腐烂,病叶迅速枯死,从而造成全株死亡.炭疽病发病时湿度大的话,病斑会产生橙色至粉红色的黏液,这是区别于叶枯病的重要特征    防治办法:上盆前,做好苗、土、盆的消毒工作,植料

4、疏松通气,不使渍水,放置兰花的地方要透光通风,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防止霜冻和碰伤,加强管理,合理施肥,以增强抗病能力。发现病情,立即用药物防治。可用波尔多液、腈菌唑、百菌清等农药喷施,效果都较好。可喷猛飞灵和大生等(800倍液)每隔10天一次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可用爱苗(30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3次进行治疗.白绢病:症状:白绢病在春夏之间,梅雨季节,秋雨绵绵的季节易发病,通风不畅,光照不足,在植料呈酸性状态下,发病尤为严重。感染初期,假球茎基部变黑而腐烂。当湿度适宜,病斑处会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病斑逐步扩大到全株,引起球茎腐烂,而后形

5、成圆凸形小颗粒状菌核,菌核刚开始是白色,进而硬化变成褐色,该病感染迅速,损害大,病株叶片会逐渐变黄,枯衰而亡。防治方法:首先,改善上述致病原因,其次是在发病初期,及时覆盆,病株消毒,对无法挽回的病株要处理了。用无菌植料和盆盂,上盆后,用生石灰或新焙烧的草木灰撒于盆面,以调和酸硷度,使土壤达到中性和微硷性,抑制和杀灭病菌的生长,防止病菌的再度发生。可用50%大克烂可湿性粉剂3000倍浇灌,每7—10天一次,连续3—4次。或用「亿力」1000倍,每周浇灌一次,连续2—3次。黑斑病:病因:多半是炭疽病真菌为害生叶。症状:黑斑病是春兰、惠兰以及秋兰、报岁兰的多发病害,初发时成小

6、疤、圆点、斑块状,如不及时处理,能扩及全盆甚至延害其他。如发生在高位,可以剪除;发生在叶中,可涂以托布律或石硫合剂。为防孢子萌发,对全草和盆上应至少每口喷洒两次多菌灵或代森锌。茎腐病:病因:为白绢病真菌为害兰茎。症状:病兰首先在培养基表层有白色能见丝状体,不久可见兰草假球茎上部、叶基呈黄褐色水渍状,用手轻提即可拔起,所以又称抽头病。防治方法:如发现此病,应立即翻盆,用1%硫黄泡洗兰盆,将感染明显的球茎剪除,兰草正株亦应泡洗五分种以上,再晾干,在患病处涂上“达克宁”,更换栽培介质上盆。软腐病发病条件:病原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借雨水飞溅、水流及昆虫传播,从伤口处侵入.气

7、温在27---30度、多雨的条件下容易发病.在受到暴风雨侵袭,闷热、湿气滞留发病加重.症状:此病主要危害兰花的蘖芽和叶片.初期在芽的基部产生水渍状小斑点,2---3天后向上下迅速扩展,呈现暗绿色水烫状大斑块,并扩展到叶鞘外部,呈现深褐色腐烂,发出臭味,病叶一拔即去.感染叶片,则产生暗褐色水渍状大斑块,外部有黄晕.防治方法:精心养护,尽量避免产生伤口,发现病株立即销毁.病害流行期间宜控制浇水,避雨栽培,避免栽培基质适度过于饱和.在发病期前,用噻菌铜500倍液,每10天一次、77%可杀得500倍液,每7天一次进行预防.发病时,如有名贵品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