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

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

ID:21140160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_第1页
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_第2页
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_第3页
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_第4页
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外科干预赵玉涛广东省增城市中医医院511300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及骨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伴有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最终使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至今为止,公认本病的最大危害是容易发生骨折,以及由骨折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它常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因骨折长期卧床和肢体制动,肢体不负重或负重减少,伤肢骨矿物质丢失而又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从而使已发生骨折者其再骨折之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本病患病群体数量巨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1]。骨质疏松脆性骨折除应常规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除外,骨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复位和维持稳定,

2、以确保在骨愈合过程中不移位并能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减轻伤肢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一、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6亿。 一项针对我国5个地区的5000余例40岁以上人口的统计显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16.1%,60岁-70岁的超过20%患有骨质疏松。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2亿人口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在常见并多发病中列第7位。骨质疏松的后果是导致骨折。在美国约有2500万骨质疏松患者,每年约有150万患者发生骨折,且约20%骨折患者在1年内并发肺栓塞、肺火而死亡;半数髋部骨折的存活者将永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重

3、要问题[1]。二、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及特点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骨量的减少,骨微结构的破坏,导致骨的物理性能(机械强度)下降,轻微外力或者甚至在无任何外力诱因下即可导致骨折发生。这种骨折被称之为脆性骨折或低能量创伤骨折。好发部位常为:桡骨远端骨折、髋部(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椎体、肱骨近端等。它常有以下特点[2]:1、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高。在美国50岁以上的妇女中25%有椎体骨折,而到75岁时骨折率高达35%以上;60岁以后,妇女年龄每增加5岁,骨折发生率将增加一倍。我国安珍等报告成都地区50岁人群的椎体骨折发病率为8.7%,而80岁的发病率上升到36%。2.女性骨质疏松脆性骨

4、折的发病率超过男性,男性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严重性超过女性。虽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女性远远超过男性(在挪威1316例髋部骨折中,女性占78%;新西兰329例髋部骨折中,女性占73.5%),但近年来较多文献指出,男性骨折疏松脆性骨折约50%伴发各种其它疾病,故伤后1年的死亡率反而高于女性骨质疏松骨折者。3、50~60的人群常发生桡骨远端骨折,70岁以上的易发生髋部骨折,而椎体压缩骨折、骨盆骨折和肋骨骨折可发生在各年龄段。4、髋部骨折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致残率较高。髋部骨折造成较高死亡率及病残率,对老年患者危害最大。Davarson报导一组79岁老人髋部骨折后1年死亡率达26%,对存

5、活者随访1-2年后有疼痛者为27%,而功能受限者达60%。美国国家卫生院2000年调查指出,约80%75岁以上的女性股骨骨折者因感生活痛苦宁愿选择死亡,而不愿意接受家庭护理治疗[1]。三、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样前评估1、高龄患者中存在诸多并存症,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功能、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及认知障碍等。高龄高危患者(有两个以上系统并存症者)使治疗增加了复杂性,导致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北京报道一组439例髋部骨折患的平均年龄为71岁,60%以上患者具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并存症。2、老年人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伤后3周之内,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3、经历骨折与手术的

6、创伤,老年人机体代偿功能低下,体能恢复缓慢,康复过程延长,康复水平低下。4、骨质疏松使骨折部位骨的质量降低,强度变弱,且骨折类型以粉碎性骨折居多,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十分困难,人工材料的植入也易发生松脱而导致失败。5、重度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固定的强度及骨痂愈合的质量相对较差,使固定时间延长,负重时间延晚。6、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属重度骨质疏松症。若忽视原发病—骨质疏松的治疗,则有极高的骨折再发生率,极易发生再次骨折[3]。四、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内固定术是这类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因为骨质疏松脆弱的骨质不能给内固定物提供牢固的锚着点或骨支持,有时术中

7、就会发生骨解剖结构崩解等问题,或要术后随着负重使内固定植入办界面破坏可导致固定失败。为此,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改进内固定的设计和材料,完善手术技术,以及加强骨质疏松的骨质,以增加早期内固定的可靠性。1、股骨转子间骨折(1)自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适合物各种类型转子间骨折及转子下骨折,有一定的抗旋转移位作用和滑动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4]。因其固定作用较强,稳定性骨折固定术后两周即可负重。(2)股骨近端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