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习题

大气受热过程习题

ID:21175750

大小:48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大气受热过程习题_第1页
大气受热过程习题_第2页
大气受热过程习题_第3页
大气受热过程习题_第4页
大气受热过程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受热过程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1.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地面反射D.大气逆辐射2.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地区高度小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某地区近地面气温是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A.-100.8℃B.-68.8℃C.-132.8℃D.-42.8℃4.“蓝蓝的天空,飘着那白云。……”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A.大气对太阳

2、辐射的吸收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5.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气体是A.N2B.CO2C.O2D.O36.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削弱④大气逆辐射⑤地面辐射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④②C.①③②⑤④D.①④③②⑤图是“白昼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7.图示箭头中,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④8.与晴天相比,阴雨的白天,对图示箭头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加强D.④不变9.下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答案

3、第3页,总5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环流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11.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2.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

4、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25℃B.12℃C.10℃D.8℃13.右图中能说明上题实验结果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14.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反射作用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逆辐射强C.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二氧化碳较多答案第3页,总5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减弱①B.增强②C.减弱③D.增

5、强④16.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主要来源是A.①B.②C.③D.④17.下列情况中夜晚气温最低的是A.昼夜皆晴B.昼夜皆阴C.昼晴夜阴D.昼阴夜晴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8.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19.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右图表示草地、林地、沙地、湖泊等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以下问题。20.其中④代表的地物可能是A.林地B.沙地C.草地D.湖泊答案第3页,总5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

6、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21.据图中显示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比较慢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晚于其它地物读图,回答以下问题。22.北方冬季蔬菜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土壤肥力B.增强太阳辐射C.减少热量散失D.降低空气湿度23.014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发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

7、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4.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25.该治理开发模式可以①提高环境人口容量②增加农民收入③保持水土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读我国某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时,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答案第3页,总5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

8、,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