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ID:21192949

大小:354.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质点做沿着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简析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通过的弧长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切线方向运动的快慢.(2)方向:某点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切线方向.(3)大小:V=S/t说明:线速度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即时速度,其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2.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连接物体与圆心的半径转过的圆心角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l)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2)大小:ω=φ/t单位:(

2、rad/s)3.周期T,频率f:做圆周运动物体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周期的广范含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也叫转速4.转速:单位时间内绕圆心转过的圈数。r/min5.V、ω、T、f的关系T=1/f,ω=2π/T=v/r=2πf,v=2πr/T=2πrf=ωr.T、f、ω三个量中任一个确定,其余两个也就确定了.但v还和半径r有关.6.向心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的物理量。(2)大小:a=v2/r=ω2r=4π2fr=4π2r/T2=ωv,(3)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不论

3、a的大小是否变化,a都是个变加速度.(4)注意:a与r是成正比还是反比,要看前提条件,若ω相同,a与r成正比;若v相同,a与r成反比;若是r相同,a与ω2成正比,与v2也成正比.7.向心力(1)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向心力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做功.(2)大小:F=ma=mv2/r=mω2r=m4π2fr=m4π2r/T2=mωv(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即向心力是个变力.说明: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不是某种性质的力,因此,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要根

4、据物体受力的实际情况判定.F心=ma心=m2R=mm4n2R=mωv二、匀速圆周运动1.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2.性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并且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3.加速度和向心力:由于匀速圆周运动仅是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故仅存在向心加速度,因此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三、变速圆周运动(非匀速圆周运

5、动)典型是: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不仅线速度大小、方向时刻在改变,而且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也时刻在改变,是变加速曲线运动(注:匀速圆周运动也是变加速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变速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外力产生两个效果.1.半径方向的分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而改变速度方向.法向加速度。2.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线方向加速度而改变速度大小.切向加速度法向分力: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方向快慢的物理量。故利用公式求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必须用该点的瞬时速度值.四、圆周运动解题思路1.灵活、正确地运用公式ΣFn=

6、man=mv2/r=mω2r=m4π2r/T2=m4π2fr;2.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向心力.五、有辐条的圆周转动产生的顺转反现象:如何解释?每1/30秒更一帧,车上有8根对称辐条,若在1/30秒内,每根辐条恰好转过角度为(45、360、365、355)观众觉得车轮是怎样转的。(45度时不动;360时不动、355度倒转)。规律方法1.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小的比较在分析传动装置的各物理量时.要抓住不等量和相等量的关系.同轴的各点角速度ω和n相等,而线速度v=ωr与半径r成正比.在不考虑皮带打滑的情况下.传动皮带与皮带连接的两

7、轮边缘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而角速度ω=v/r与半径r成反比.【例1】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例3】如图所示,直径为d的纸质圆筒,以角速度ω绕轴O高速运动,有一颗子弹沿直径穿过圆筒,若子弹穿过圆筒时间小于半个周期,在筒上先、后留下a、b两个弹孔,已知ao、bo间夹角为φ弧度,则子弹速度为2.向心力的认识和来源(1)向心力不是和重力、弹力、摩擦力相并列的一种类型的力,是根据力的效

8、果命名的.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力情况时,切不可在物体的相互作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以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2)由于匀速圆周运动仅是速度方向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的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