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ID:21278980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1页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2页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容翠月李晓静(广丙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广丙梧州543001)心理压力简称压力(stress),是指某些刺激性事件对人在心理上所构成的负荷,这种负荷可导致一系列的心身反应[1]。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己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而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2],在这特殊的环境下工作,护士的心理压力更显突出。持续高水平的压力可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护

2、理质量。笔者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现报告如下。1心理压力的原因1.1工作的特殊性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最前沿阵地,接诊的都是紧急危重病人,这些患者病情变化快,需实施抢救机会多,因此急诊护士要牢固树立“急救意识”。各种监护仪器发出的警报声、患者痛苦的呻吟声、严肃紧张的抢救场面,家属悲哀激动的面容都会对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另外,急诊科有一个特殊的班次一出诊班,遇到长途出诊,除超负荷工作外,还要克服舟车劳顿带来的不适,这无形中增加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1.2工作任务的繁重性急诊科护士承担着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及巡视留观患者、转送检查或入院患者等工作,由于这些工作

3、量具有不固定性,无法预料可能就诊病人数量及病情,尤其是在发生意外灾害时需承担大批伤病员的抢救护理工作,工作难度极大。目前大多数医院护士编制普遍不足,致使急诊护士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样繁重的工作量使急诊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1.3职业暴露危险对于抢救危重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关键时刻,护士往往来不及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或者是在吋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致使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冋行苏他科室。另外,针刺伤是当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危险因素之一,由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液性传染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而急诊室和门诊注射室针刺伤发生频率远比

4、其他科室高,这也是引起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1.4知识储备不足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新技术、新项目、新仪器的大量开发、应用,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给护理人员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急诊科这个岗位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知识老化,难以胜任急诊护理工作的需要,使自己缺乏自信也容易形成心理压力。2对策2.1调节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医院疲适当安排心理知识讲座,使护士学会压力释放、自我放松的技巧。护理管理者要主动与护士沟通,了解护士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护士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使之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护士成注重自我知识的更新,以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

5、的操作技术树立起自信的形象;还要加强体格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吋间,保持精力充沛,以适应急诊科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2.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医院领导应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置,增加护士编制,减少工作压力。创建和谐的科室氛围,打造和谐团队,让护士既有具体的分工,又有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要根据现代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制订心跳呼吸骤停、中毒急救、大批伤员的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2.3加强急诊科护士安全意识的培训,完善职业暴露防御机制,控制职业暴露医院、科室应定期组织学A)医院感染知识,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指南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

6、的认识。完善防护措施,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加强医院感染预防的监督机制,使预防措施得以落实,尽量减少或避免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健康的危害。建立完整的医院感染预防网络体系,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最低限度地减少各种职业危害对护士的侵袭。2.4加强学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塑造学型组织,让护理人员感到可以通过学习来减少对未来的后顾之忧。努力创造条件使她们得到进修学:>」的机会。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课程,提高理论水平。定期进行抢救工作演练,并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新技术、新仪器,更新急救观念,每年进行2次急诊护士工作达标考核,以保持急救护理工作的基本水准。3小结工作的特殊性、

7、超负荷、高风险性是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压力可激发护士的主动性,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素质,但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疲惫感。因此,必须加强对急诊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的重视,从管理层面和个人角度消除、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中的压力源,为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保证,从而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任勇,张桂平.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2):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