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

ID:21284075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观察樊清洋(河南省滑县妇幼保健院河南滑县456400)【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新牛JL窒息患儿,釆用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7月一2013年07月新生儿窒息患儿108例,将其设为A1组(实验组),同期选择新生儿窒息患儿108例设为A2组(对照组)。A2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A1组:采用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以及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1组、A2组患儿完成治疗后,在治疗的显效率以及治疗的总有

2、效率两个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儿极其明显(P<0.05)。在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方面,A1组与A2组患儿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患儿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患儿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成功凸显临床联合用药的价值与意义。【关键词】纳洛酮复方丹参注射液新生儿窒息【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055-01临床围生儿非常容易出现的症状便是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患儿患有缺

3、氧性脑病的情况,也是造成新生儿发生临床伤残以及临床死亡的重要因素,为患儿的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传统主要采用常规治疗(采取吸氧措施、对患儿酸中毒的情况进行纠正以及防止发生感染等)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但是临床很难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近几年,针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纳洛酮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逐渐受到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为了研究联合用药的效用,木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纳洛酮4•复方丹参注射液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4、.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07月一2013年07月新生儿窒息患儿108例,将其设为A1组,同期选择新生儿窒息患儿108例设为A2组。所有患儿临床均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皮肤苍白以及皮肤青紫的情况,此外患儿还出现了呼吸不规则的情况、心率下降以及心脏停搏等情况。在A2组的108例患儿中,男性患儿58例,女性患儿50例。其中早产儿包括45例,足月儿包括63例。患儿窒息程度属于轻度以及中度的患儿62例,属于重度的忠儿46例。在A1组的108例患儿中,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53例。其中早产儿包括46例,足月儿包括62例。患儿窒息程度属于轻度

5、以及中度的患儿63例,属于重度的患儿4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室息程度等均存在均衡性(P>;0.05)o1.2方法1.2.1A2组患儿的治疗方法首先针对患儿实施常规治疗(采取吸氧措施、对患儿酸中毒的情况进行纠正以及防止发生感染等),完成常规治疗后,对患儿采用纳洛酮(0.01毫克/千克-0.03毫克/千克)进行治疗。首先将纳洛酮融入到剂量为40毫升、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不间断滴注8小时),1次/天。针对为重患儿,首先选择剂量为0.02毫克的纳洛酮对患儿进行肌内注射(1次),注射后的1小吋,采用上述

6、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直至观察患儿的呼吸功能得到了极苏显著的改善,临床生命体征表现平稳,对患儿停止用药治疗。将5天的治疗定为1个疗程[2】。1.2.2A1组患儿的治疗方法针对A1组患儿主要采用纳洛酮4■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苏中常规治疗方法以及纳洛酮的用药方法同上。对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将2ml/(kg.d)-3ml/(kg.d)注射液融入到剂量为10毫升,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将5天的治疗定为1个疗程[3]。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儿在治疗的2个小吋以内,临床表现的缺氧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对患儿

7、进行氧饱和度的检测,发现数值大于0.9,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获得了显著好转。冇效:对患儿进行2个小吋至8个小吋的治疗,患儿临床表现的缺氧症状得到了改善,对患儿进行氧饱和度的检测,发现数值在0.85与0.90之间。无效:对患儿需要进行大于8小吋的治疗,临床表现的缺氧症状才能够有所缓解,或者没冇得到缓解出现了严重的情况,其至造成患儿的临床死亡。1.4统计学方法在进行本次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相关数据进行具体统计并分析,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一般资料,利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利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

8、,以P>0.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A1组、A2组患儿获得的临床疗效A1组、A2组患儿完成治疗后,对比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在治疗的显效率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