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

ID:21296552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1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_第1页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_第2页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_第3页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_第4页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特点及教育启示  绘画创作是儿童的一种特殊语言,是其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学前儿童艺术思维是其在绘画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是多通道对审美心理意象的获取、再造、物化的活动。对学前儿童的艺术思维进行研究,有助于教育者进一步深入认识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使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本研究借鉴加登纳关于艺术活动三大系统的概念,以及黄进关于绘画超常儿童艺术思维过程的三大系统概念,将艺术思维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知觉(perception)、反省(reflection)、制作(production)。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选取一所江苏省省级示范幼儿园(非艺术特色园)大班30

2、名5~6周岁的学前儿童,分成5组,每组儿童作画时间为上午10点~11点之间。本研究为期半年,共搜集了138幅儿童绘画作品,通过对绘画创作过程及作品的分析,探究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中艺术思维的过程、特点及教育启示。一、学前儿童艺术思维中的知觉知觉的过程就是形成知觉概念的过程,是对物体一般结构特征的把握。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绘画活动中的视知觉不同与一般的视知觉,它是视觉对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审美属性及其所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思维。学前儿童对绘画创作原材料的获取是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来进行的,其中主要的是他们的视知觉。(一)研究设计对儿童艺术思维中的知觉

3、过程及特点的研究,是通过4次绘画活动来完成的。主题分别是:“静物写生”“我和爸爸妈妈”“跑得很快的人”“我乘公共汽车”,所涉及到的知觉过程都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感知,力求使儿童有充分的机会展现其视知觉的过程。(二)学前儿童艺术思维中的知觉特点研究发现,学前儿童艺术思维中的知觉是通过知觉选择获得审美心理意象的过程,具有多通道性。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过程是以视觉为主,触觉、嗅觉、听觉多通道参与进行的。第一次知觉到笔者所提供的造型不同的静物时,儿童为了能看清后面被遮住的笔筒,都跑到展示台前去看清楚。每个儿童都亲自把瓶子和笔筒拿起来观察、触摸、感受,再作画。“静物写生”中儿童着重表现其知觉到的

4、物体特点,力图反映物体比例、空间遮挡关系,其知觉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和个人倾向性,他们通常厌烦按物体原貌一成不变地写生,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极大的束缚。对艺术思维来说,知觉是获得审美心理意象的过程。审美心理意象是事物在儿童头脑中所形成的带有情感性的表象,其中必然融入了主体的情感。如小陆在“我和妈妈”的画中表现出的爱母之情:“我最喜欢妈妈了,她长得胖,喜欢戴帽子,喜欢化妆,我看她跳绳减肥。”在画“跑得很快的人”时,儿童很在意能凸显运动感的细节。如胳膊与腿的摆动、身后像风一样的斜线、流出的汗、随风飘动的辫子、人物前后跑动的关系、表情等。儿童的知觉受其自我中心主义心理的影响,促使他们只画他们所注意或关

5、心的事物,即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审美意象。儿童的画是相对概念化的,却又包含对感性世界的敏锐观察和自我解释,在基本抽取出事物比较显著的审美特征的同时,能敏锐地捕捉到事物的某些细节,同时受其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影响,会主动把事物不完全的部分补足。例如小宗在画“我乘公共汽车”时,不仅把公共汽车画成长方形,里面站着很多人,而且要画出“汽车冒出的烟特别难闻”。二、学前儿童艺术思维中的反省儿童会对通过知觉获得的审美心理意象进行心理加工与改造。这一心理加工与改造的过程也就是艺术反省的过程,它包括体验和对信息的形式分析两个方面。(一)研究设计对儿童艺术思维中反省过程及特点的研究,是通过3次绘画活动完成的,主

6、题分别是:“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快乐的节日”“刮大风的时候”。主题一、二是探究儿童反省中的体验状态,主题三是探究儿童如何将体验过的事物作艺术形式上的分析,采取何种策略、通过哪些算子来表现题目所蕴涵的内容,从而完成绘画活动。(二)学前儿童艺术思维中的反省特点研究发现,学前儿童艺术思维中的反省是对审美心理意象再创造的过程,具有直觉性、无意识性、情感体验性等特征,并表现出敏锐而丰富的通感与想像能力。学前儿童思维受到的牵绊和束缚比成人少很多,加之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他们的想像自由、大胆。儿童的情感体验源于生活情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绘画是儿童对事物有了深刻体验后,表达

7、或宣泄情感的一种自由而又平凡的方式。儿童通过绘画体验世界既加深了对外界视觉对象的印象,使审美心理意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热情,促使其进行创作,在绘画结束时会产生满足感。如小胡在“开心(不开心)的事”的画中表现出:“我想吃肯德基时,妈妈笑眯眯地答应我,但是爸爸瞪着眼睛、竖着头发不同意!”这就是一种复杂而生动的情感体验。儿童的反省过程是对审美心理意象的一种直觉式的再创造过程。这种直觉能力与儿童积累的生活经验直接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