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

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

ID:21307795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_第1页
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_第2页
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_第3页
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_第4页
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工荒 企业如何临荒不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工荒企业如何临荒不慌节后又见用工短缺各地都说招人难春节长假刚过,大批务工人员陆续返岗。从广州、中山、珠海、江门等珠三角城市节后出现的招聘情况发现,季节性缺工,正成为很多企业遭遇的共同难题。为此,企业之间相互打起抢人战。不少企业为招到人下足了功夫:提薪、改善环境,甚至送股份不过不少应聘者找工作仍比较挑。广州企业招人量大待遇好求职者很挑近日,在广州某招聘会现场发现,企业招人普遍都比较急切,大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量很大,特别是销售、保险等岗位,对学历、经验的要求较低,很多只要求高中或大专毕业即可。一资产管理公司则用良好待遇和晋升机会吸引人,如:高额奖金、海内外旅游、系统培训、股权激励、奖车奖房、轻松

2、月入10万元等。而求职者则显得很淡定,多数对工作比较挑。珠海企业为招工给普工开4000元月薪春节后,珠海专场招聘会相继展开,其中金湾区设在三灶镇的专场招聘会上,就有158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3500多个,但应聘者只有2700多人。该镇劳动就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金湾仅三灶镇就缺工近万人。为了招揽工人,企业之间打起价格战,有企业招聘普工开出了4000元的月薪,并扬言连临时工、小时工也来者不拒。中山拉100多人去厂区参观,定下来没几个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较多的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几个较为繁华的路段,近40家企业在门口设摊招人,格兰特、英特韦特、奥美森等知名企业也在招聘行列。昨天拉了100多个人

3、去厂区参观,但真的定下来的没几个。一家大型电器厂人事专员说,来招聘现场的都是看的人多,应聘的少,连日来只有十几人最终定下来。分析返乡式用工荒背后的真正问题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既然如此,只要舍得开工钱,哪里会有招不来的工?而所谓用工荒,按理说不过是个伪命题。尽管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人力资本将愈发彰显其价值,但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只要薪酬待遇有竞争力,又何愁没有求职者纷至沓来。不过,作为国内薪酬高地的珠三角,包括广州在内的多个经济热点城市,仍然不约而同地遭遇节后用工荒,这一现象是否可以简单地归之于薪酬缺乏竞争力呢?不可否认,经济发达地区尽管薪酬从账面上看的确要高于欠发达地区,但与此同时,居住生活成

4、本也同样高。而随着内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外来工而言,假如在家乡的工作机会能够保证其获得与发达地区相当甚至更高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满足感,这的确对东部企业构成强有力的用工竞争。用工潮的减退甚至回流,也就在所难免。应该承认,节后用工荒现象,一定程度上与部分外来工的一去不复返有关,既然地区间的产业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才资源结构的调整,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由此而在部分地区产生供求缺口,应该说也属正常现象,对于近年来节后注定上演的用工荒一幕,就连老板们对此也渐渐从无奈变得习惯。令人尴尬的是,无论是涨薪还是组团赴劳务输出大省招聘,这些过去屡试不爽的吸引人才策略,却终究难掩颓势。以广东惠州为例,尽管企业

5、薪酬较往年有10%左右的提高,但用工缺口仍较去年上升了1万人,而赴内地招聘,相比过往劳务输出大省的夹道欢迎,如今则不得不面对这些省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旺盛需求,局面已非同日而语。不难看出,缓解用工荒,假如仍然搬出过往的三板斧,甚至寄希望于简单的涨薪提待遇,只能是路子越走越窄。事实上,人力资源竞争固然是一种市场竞争,却与普通商品的市场属性有所不同。薪酬待遇虽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人的需求,对于职业的权衡,却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因此,人力资源的竞争也就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跳出唯薪酬是举的狭隘视角。不难设想,假如只是为了求解用工荒,只是为了招聘外来工应短期业务之急,外来工

6、也只是为了打工挣点钱回家过年,这样的契约关系本就不可能长久,也注定难有持续性。节后总是出现用工荒,也就一点不意外了。第3页可见,人才资源是否能够顺利无障碍地融入当地,又是否能够满意地生活并愿意长期居留下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面对必将越来越激烈残酷的人力资源竞争,能够让流动人员、外来人才安家立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吸引力与竞争力。只不过,在这方面,真正参与竞争的已经不只是企业,而更需为城市规划乃至人才政策注入开放与包容的基因。这或许更应是返乡式用工荒给予我们的启示。探讨工人都去哪儿啦?春节刚过,很多地方都传来用工荒的消息。不光沿海地区荒,中西部地区也荒;不光技术工人一如既往地荒,一线普通工人也

7、荒。这让人不禁想问一声:工人都去哪儿啦?一句话,工人少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过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接近极限。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规模很大,就业吸收能力不断增强。供给在减少,需求在增加,用工怎能不荒?以前供过于求,老乡进城打工,得找活儿,现在供不应求,可以挑活儿了。与此同时,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外贸态势渐趋乐观。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月份出口增长7.6%,远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